电影《美国往事》解析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美国往事》在现实与梦境间构建了不可思议的奇妙平衡:一方面是极其真实的历史与环境,另一方面是以排箫与鸦片铺陈的梦幻氛围,交错的时空使得“情景交融”几近达到极致。它延续了莱昂内的一贯风格,其精致以眼神为单位,其宏大以世纪为跨度。谨举一例:老年面条回到承载了他无数回忆的下东区,看到墙上用粉笔涂着“STOP THE WAR”,六十年代的街头少年们一身破旧夹克和仔裤,昔日的教堂被拆成一片废墟,气势汹汹的铲车掘起了一块墓碑。

电影《美国往事》解析


下东区就是那个小帮伙开始的地方。在1880至1920年期间,大约两百五十万东欧犹太人为了逃离贫困、战争以及在欧洲愈演愈烈的反犹主义背井离乡,其中有90%的人前往美国;从麦克斯与面条因一块怀表“不打不相识”的情节中,不难猜出麦克斯来自历史上曾发生过屠犹惨案的波兰基什涅夫镇,英语也并非他的母语。
一贫如洗而且目不识丁的东欧犹太移民们起初作为矿工勉强谋生,后来又大批进入服装血汗工厂重操他们在家乡的老本行纺织工业。待到20年代,他们终于攒下了足够的本钱以开办小买卖,于是便有了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景象:下东区内店铺林立,尤其是服装店鳞次栉比,家家都带有明显的犹太印记——据托马斯-索威尔的《美国种族简史》介绍,这里比孟买最差劲的贫民窟还要拥挤,人称“纽约最刺眼的一角,西半球最肮脏的一块地”。
东欧移民们始终被排除在社会主流之外,于是多数男性的事业顶峰便是成为杂货店主,女性则只有负担远重于女工的家庭主妇和成为佩吉这类妓女两种人生,这就给了与犹太精神极其不符的“有组织犯罪”有了无穷无尽的上升空间——逆来顺受的犹太人向来是暴力犯罪的受害者,然而在《美国往事》中,时年仅十一二岁的面条已经十分娴熟地率领着比自己更小的孩子们讨价还价、打劫嫖娼,帮派是这些天资聪颖的底层少年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然而莱昂内的意图并非讲述犹太帮派的崛起与没落;在科波拉凭《教父》将黑帮片推向了难以企及的高度后,一切形式的“黑帮史诗”似乎都只能走进死胡同。莱昂内想表现的是消隐了浪漫气息与家族情怀后幻灭的美国梦,所以他选了《The Hoods》。这本是一位敖德萨(正是巴别尔的故事发生的地方)犹太移民Harry Grey拙劣的杰克苏之作,其中充斥着从各式黑色电影里抄来的情节,只有童年写得好,大概是因为只有这部分是真实的——莱昂内只留下了这层真实,所以“黑帮”在《美国往事》中更多是表层的元素,友情与回忆才是它的核心,这部电影尽管包含了无数类型片的元素(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与图解式的视觉形象),却几乎自己开创了一个新类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