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欧洲常见火器类型介绍(5)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近代欧洲常见火器类型介绍


(二)16世纪后期线式战术在莫里茨统帅的荷兰军队中始具雏形,欧洲三十年战争时期(1618~1648年)线式战术在瑞典军队中形成并被普遍采用。18世纪线式战术在欧洲战场上占有统治地位并得以完善。运用线式战术时军队展开成2或3条步兵线,每条线3~6列,各线相距50~200步,骑兵居于两翼,火炮配置在步兵线前后或翼侧。战斗时火炮先行远射,掩护步兵推进。距敌人150~200米时最前列步兵进行齐射,而后后退装填弹药,第二列再行齐射,如此交替射击。最后一起转入冲击,骑兵由两翼迂回突击。线式战术在战术史上标志着单纯冲击作为基本战术手段的结束,从此火力和冲击开始结合起来。线式战术的长处在于能发挥更多数量的火炮和步兵的作用便于指挥,使雇佣士兵在战斗中保持整齐的战斗队形,有秩序地进行射击。但线式战术只适于在平坦的地形上战斗,难以随战斗的变化变换战斗队形和实施机动,且纵深浅、两翼薄弱而易被敌方突破。
随着火器性能的改进,线式战术于18、19世纪之交时逐渐被纵队战术所取代。

近代欧洲常见火器类型介绍


(三)纵队战术是采用纵队队形进行战斗的方法,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普遍采用义务兵役制,同时武器进一步得到改进,特别是野战火炮的机动性能和步枪的射击精度得到提高,纵队战术逐渐取代线式战术,成为欧洲军队普遍采用的战斗方法。运用纵队战术时以少数兵力在战线前方组成散兵队形,随后是主力以营为单位成密集的纵队,再后是预备队。炮兵位于主力纵队的前方或两翼,骑兵位于翼侧或后方。战斗时先进行炮火射击,而后以散兵攻击消耗敌人,以骑兵袭击扰乱敌阵,最后主力纵队发起冲击进行白刃格斗以决胜负。纵队战术加强进攻的力度,具有突击性强且便于指挥,能在各种地形上战斗且移动速度快,便于打击敌人等特点。但这种战术易被敌火力杀伤,难以将机动、突击和火力很好地结合起来。普法战争(1870~1871年)后随着火器的发展,纵队战术逐步被散兵线战术所取代。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