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家保姆的故事(2)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杨开慧和岸英、岸青
其实,孙嫂在这个家庭中的经历并不长。四年后的1930年,杨开慧遇难,岸英、岸青兄弟们的父亲,那位润之先生又音讯不通,孙嫂带着孩子回到长沙板仓外婆家。几个月后,有人找过来将孩子接到上海,后又送往苏联,孙嫂也回到宁乡老家。从此,孙嫂与毛家断了联系。
不过,从那时起,孙嫂就一直在打听毛家人的消息。一等二十年,直到1949年春。
孙嫂的女儿孙燕生前回忆,“解放前期的时候,到处打仗,我妈妈就听说了朱毛要进城,她知道朱毛是谁,听了以后就到庙里去抽一支签,签上就是说,你如果到外面去的话,需要早点去,去到东方遇故人。”
1949年4月,孙嫂突然决定把当时才九岁的女儿孙燕托给亲戚照顾,自己独身回到长沙城里,找了个东家住下。
这一天东家要从文运街搬到教育西街。在清理物件时,孙嫂偶然听到隔壁有人在谈话。其中一个名字,让孙嫂眼前一亮,杨开英,记得杨开慧的堂妹就是叫这个名字。这些年,毛家和杨家亲人的名字,早在孙嫂心中,念了无数遍。
如同冥冥中有注定,杨开英就这样顺利找到了孙嫂。
杨开英说,她在北京时见到毛主席,主席多次询问你的情况,并且托我来长沙,一定要想方设法找到你。明年五月杨老太太过生日,岸英会回来,住在希圣园8号杨老太太家。
岸英也要回来了,这是孙嫂这20年来无数次梦到的一幕。
孙嫂女儿孙燕,“我妈妈在他们家,杨开慧让我妈妈当家作主,要她去管教三个孩子,打也可以,骂也可以,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当然打的不是很疼。”
将近20年了,孙嫂一直在期盼着这家人的消息,那是一种朴素的亲情。那一段时间的相处,孙嫂对这一家人已经产生了深深的情感认同。家庭中的氛围,更让孙嫂打开了眼界。甚至,在经历了风雨磨难之后,这种情绪中还增添了一种患难与共的情怀。

一个农家保姆的故事


大革命初期,毛泽东经常下乡考察,还在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杨开慧帮着整理和抄写各种材料。家中则是聚会场所,著名革命家彭湃、蔡和森、夏明翰等人,都是常来常往。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