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家保姆的故事(3)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他们开会时,孙嫂总是坐在门外的一张小竹椅上等着,隔一会儿便进屋去给他们添茶。虽然听不懂他们讨论的事情,但她感觉:东家润之先生和朋友们商量的,一定是大事。
孙嫂跟随东家一家住在武昌的时候,因为她没文化,讲一口宁乡方言别人听不懂,毛泽东担心她出去办事找不到回家的路,就给她做了一块白布条。上面写道:武昌都府第四十一号陈玉英。毛泽东对孙嫂说:“给你个标记,上街时把布条放在口袋里,如果走错路。不知道回家了,拿出来问过路人,人家就会告诉你怎么走。”
1927年夏,大革命失败,杨开慧带着孩子回长沙板仓。秘密潜回湖南的毛泽东日夜进行暴动的准备。8月底,毛泽东前去指挥秋收起义,行前嘱咐杨开慧照顾好孩子。杨开慧给丈夫带上草鞋,并叮嘱自己丈夫东最好扮成郎中。但谁也没有想到,此次话别,竟成夫妻永诀!
1927年,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杨开慧留在长沙板仓坚持秘密工作。因为经常宣传革命道理,周边农民都亲切地称她为“霞姑”。
孙嫂在杨开慧家当保姆,到这时候已经一年多。因为杨开慧忙于革命工作,这个家和三个孩子便都由孙嫂照料,孙嫂则把自己一颗心完全放在了这个家中。
在杨开慧家4年多的时间里,孙嫂没有回过一次老家,也没有往家里写过一封信。为了做事方便,为了省下梳头发的时间,她干脆把头发也剃光了。本来孙嫂在杨开慧家做保姆,是有工资的,每月5元。但看到此时杨开慧也很困难,孙嫂主动提出不拿工资,还把以前积蓄的工资全拿出来贴补家用。
上井冈山之后,毛泽东用暗语给杨开慧写了封信,大意是说,我在这里做买卖,赚了钱,生意兴隆,而且还提到自己的脚伤。
1928年初,信辗转到了杨开慧手中。杨开慧激动万分,连夜给丈夫写回信。回信由孙嫂送到一个叫罗家铺子的地方,这里是党的地下交通站。此后每隔几天,孙嫂就到那里看看有没有润之先生的回信。但关山远隔,回信没有等到。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