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深海之惊蛰》高开低走的背后,是国产谍战剧审美的变与不变(2)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1981年,《敌营十八年》讲述了地下党员江波长期潜伏于国民党军队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各方巧妙周旋并输送情报的故事,奠定了谍战剧的基本模式和人物脸谱。不过,由于剧中男主的形象塑造地过于“完美”,而反派人物则是一如既往的“坏”和“低智”,略显单薄。

《谍战深海之惊蛰》高开低走的背后,是国产谍战剧审美的变与不变


2003年播出的《誓言无声》承袭了“涉案剧”的观赏性元素,又丰富了自身的类型特征,成为引导中国谍战剧类型片复苏的“开山之作”。2005年,谍战教父柳云龙主演的《暗算》将男女主的爱情故事渲染地十分感人。自此,爱情成为谍战剧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亮点元素。
2009年,《潜伏》热播,该剧一方面突破了以往谍战剧中近似完美的男主形象,拥有了人性本真的一面;另一方面,剧中的反派不再是单薄的纸片人,而是有血有肉有智商的人,由此正邪双方形成了一场场势均力敌的谍战较量。值得注意的是,《潜伏》一改高密度情节下男性主导的传统谍战剧模式,构建了一个真正的女性群像戏。
除《潜伏》外,这一阶段还有《暗算》《黎明之前》《悬崖》《红色》等谍战剧,在保留了谍战剧故事背景、神秘感、人物关系等基本模式的前提下,融入了更多生活、情感和社会元素,让谍战剧的叙事更加多元化。

《谍战深海之惊蛰》高开低走的背后,是国产谍战剧审美的变与不变


2015年底,《伪装者》热播,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收视狂潮,带动了《解密》《胭脂》《黎明决战》《剃刀边缘》以及《麻雀》等谍战偶像剧的出现。受此启发,谍战剧进入一个“颜即正义”的时期。这一阶段,除大量启用流量演员外,绝大多数谍战剧均削减了剧情中谍战的情节,融入大量与男女主相关的情感纠葛剧情。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