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风口上的年轻人:有人名利双收,有人黯然离场(4)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他注意到了Uber。当时,这家公司刚进入中国,开始砸钱抢中国市场。他判断,互联网是个高速发展的行业,Uber这样的外资公司,会吸引大量的热钱进来,并且会发展很快。
他进入Uber的职位是运营经理,他很清楚自己不是运营科班出身。当时Uber在北京正遭遇滴滴疯狂挖角,很多人从Uber跳到了敌方阵营。他获得了轮岗的机会,并在半年后获得权限去一线开城。很快,东莞、佛山、惠州三个城市就划归他旗下。当年,他只有25岁。
范若愚是从埃森哲咨询公司跳到了Uber,比胡宇沸早两个月。Uber很偏爱那些有咨询公司背景的人。不到一年时间,范若愚晋升了三次。从北京运营经理,一直被提拔为大连GM兼管北京业务运营,成为Uber全球历史升职最快的GM。
其中的原因,范若愚坦陈除了自身能力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当时Uber给与了一个自己完全施展的平台:行业急速爆发,Uber北京处于人员的真空期,滴滴虎视眈眈。
滴滴合并Uber后,共享出行市场大局已定。但胡宇沸和范若愚真正为大众所知,成为风口上的弄潮儿,却是在他们离开Uber之后。小蓝单车联合创始人,ofo第一批职业经理人,这两个身份已经足以吸引行业的目光。
两人都承认,在Uber的经历对他们影响至深,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踏入互联网的核心圈子。他们将在Uber学到的打法和经验,带入了中国互联网进程的下一站。“我觉得更多的是在大势之下,大势促成了很多人能够有机会获得很多成果。” 范若愚说。
共享单车再一次复制了网约车风口上的故事。
一位已经离职的摩拜早期员工,因为当初“觉得这个行业将来能火”,选择在早期投身共享单车大潮。他亲眼看到身边无数的年轻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升职加薪,手握重权。在摩拜开疆拓土的早期阶段,一些刚出校门不久、稚气尚存的90后们,被快速提拔为城市经理。这些人此前没有一线运营和管理经验,却在一夜之间获封称王。
时代的洪流将年轻人推上了浪尖。一些人瞬间膨胀,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不计成本开城打仗,给财务留下一笔烂账;一些人经不住金钱诱惑,内外勾结贪腐,掏空了平台的资金。
摩拜被收购后,这位摩拜员工拿着美团的股票期权,去了一家创业公司。另一些有想法的人,凭借之前的经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但大部分铩羽而归。有些人则拿着更新后的简历,顺利进入了BAT等巨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