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十七世纪中叶圈地运动的高涨(3)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产品的质量规格也难保证,加以农忙时节,纺织停顿,发庄生意,大受影响。因此,进入十六世纪后,随着资本原始积累的加强,集中的手工工场纷纷建立。新兴的资本家为了便于监督和管理生产,便在农村修建工场,或利用寺院作为工场,把分散的手工业者集中在工场里进行劳动。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很快。
1564年,有个名叫斯坦普的工场主,租用奥斯尼修道院作为工场,雇佣了2千名工人,到九十年代,有一首民谣说:“在又宽又长的厂房里放着二百台织布机,一排二百人在上面做工,·在另外一个房间里有一百个妇女在梳羊毛,还有个房间里又是一百个少女在纺羊毛,此外还有五十个剪呢子的工人,旁边还有八十个烫呢工人和他们在一起做工。”从这些史料可以看出集中的手工工场的发展规模和分工情况。
但是,集中的手工工场的发展,并未取代分散的手工工场。十六世纪末叶,分散的手工工场比集中的手工工场还多,而且规模不小。当时的史料就有:“毛纺织业者把工作分给几千人,因而自己就变成富人”的记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农村的普遍发展,使城市的封建行会手工业黯然失色。在毛纺织业中,只有一小部分产品是城市行会手工业织造的。到十七世纪,一则因为新兴的工场手工业压倒了行会手工业,二则因为行会手工业本身也出现了资本主义关系,在内外夹攻中,封建行会制度日趋瓦解。

英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十七世纪中叶圈地运动的高涨


行会手工业作坊逐渐被手工工场代替。许多行业的行会组织,成了手工工场主统治帮工、学徒等手工业工人的工具,另一些行会组织则被合并,归商人同业公会控制,成为大商人控制小手工业者的工具。到十七世纪上半期,英国的毛纺织业更加发展,从事毛纺织者,已占人口大半。毛织品的出口,十六世纪初叶为8万匹,中叶为12万匹,十七世纪上半叶达25万匹,其出口量,在十六世纪中叶占出口总额的81%,到十七世纪上半叶更达90%。手工工场的规模更扩大了。
例如伦敦商人萨谬尔·米科的工场,雇佣工人达数千之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采用了脚踏式纺车、起毛机、针织机等,已经生产各种规格的细呢和针织品。在最发达的毛纺织业之外,其次是采矿、冶金等部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英国西南各郡,富有铁矿、煤矿和森林。在这一带,很早就有了制铁业、采煤业和森林业。1540年以后,炼铁业中出现了许多使用水力鼓风炉的年产100~500吨铁的大炼铁工场,制铁业在十六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也采用了水力发动的铁锤和抽丝设备,出现了手工工场的组织形式。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