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骏:曾创下中国本土惊悚小说销售之最,用悬疑方式写上海(4)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那一年,正是中国悬疑小说的第一个热潮。美国作家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被引介到中国,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悬疑小说的受关注度、出版数量、影响力均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甚至赶超了当时流行的言情、玄幻、武侠等类型小说。
但在市场上收获成功的同时,蔡骏对他的写作却渐渐感到困惑。彼时,蔡骏对媒体说,“我觉得现在人们对悬疑小说有很多偏见和误解,很多人觉得它就是鬼故事,认为悬疑小说是地摊文学。”
蔡骏也开始有意识阅读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寻找突破。其中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松本清张的作品。“松本清张写了许多反映日本社会现实的悬疑小说,描述了那个时代。今天去看这些作品,会发现他们笔下的日本与今天的中国高度相似。”蔡骏回忆。
同样从那时开始,蔡骏也越来越关注中国社会的变化。2010年,富士康发生13连跳事件。蔡骏在新浪博客连续发了两篇博文谈论此事,其中一篇名为《富士康杀人事件》的短篇小说。小说中,工人G君被工厂异化为机器,忘记了自己、父母、兄弟、暗恋女孩的名字,只记得自己的名字叫“富士康”。如今回头看,这正是蔡骏向社会派悬疑转型的一年,从此他的小说中有了更多中国社会现实的映射。
蔡骏的另一个转折点发生于2014年。那年春天,蔡骏受到作家金宇澄的鼓励,将短篇小说《北京一夜》投稿给《上海文学》。这篇作品被发表在该刊头题,让蔡骏获得了包括“百花文学奖”在内的多个文学奖项。似乎,他终于登堂入室,摆脱了外界将“悬疑小说”视作“地摊文学”的偏见。
写作悬疑小说出道,到六年前又开始尝试写作纯文学作品,蔡骏这样总结自己的写作,“在类型文学的圈子里,我太文艺;在纯文学的圈子里——也许还只是在门口晃悠,我又太类型。”他将自己定义为“闯入者”,在悬疑小说和纯文学之间穿梭,不停地从这边闯入那边,又从那边闯入这边。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