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第一星”84岁老航天人忆“东方红一号”背后的往事(2)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1957年3月,即将在北京工业学院速成学习班的王权维,被紧急通知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部队番号0038部队一大队十五分队)报道,开启了自己的航天事业生涯。
为了更好的保密,1957年第五研究院接管了“云岗马列主义学院”旧址作为研制基地。“学院是独立的大门大院,有高墙。对外叫机电研究院,外人一律不准进不准看。”王权维回忆,当时还专门修了一条简易铁轨,将一枚“神秘”的导弹运送到学院。“是前苏联送给我们作教学的,好像是V2样弹,有二十多米长。”
为了搞清楚导弹的结构状况,研究院的航天工作人员们将导弹解剖开四分之一进行研究。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看到导弹以及其内部的样子。
休息时,这枚庞然大物就被立在礼堂旁边,四周被架子围住且铺满席子以遮掩。北京风大,容易吹走席子,露出真身。一旦发现,工作人员便立马补上遮好。
在那个创业初期,对于王权维和共同战斗的航天人来说,更多的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包括专业知识和外语。“我那个时候的俄文老师本就是学材料出身,所以我都跟着学。前苏联来的图纸,就叫我做金属材料的翻译。一个零件,用什么钢,需要多厚的钢板,都得归整总结。”
1958年初,中国最早仿制的苏联导弹,即中国首款导弹“东风一号”技术准备工作铺开,王权维就负责了翻译、汇总俄文控制系统所选用的全部金属材料的资料,并按时总结造册,提交了合格的订单。
从手工到数控
完成程序编制加工精度翻十倍
1961年,随着国防工业研制体制的调整,王权维被分配到200厂从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产品生产,从搞导弹研制转为火箭研制。
控制系统决定着火箭一飞冲天后的方向问题。怎么纠偏,怎么转弯,依靠的是精密细致的计算。
在研制火箭运行程序配电器中,控制火箭角度和长度变化的凸轮是重点。最先工作人员们大多通过手工操作机床进行加工,辅助工具则是手摇计算机。“想要火箭怎么走,走多少度,以丝(1丝=0.01毫米)为单位,就得对角度对应的长度进行计算测量,再打磨相应的部件。”王权维介绍,六十年代初,加工手段要逐渐开始向计算机数控机床转变,不然没法满足凸轮的数字化精度加工要求。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