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犀牛形象为何失真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有一座精美的“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犀尊”就是犀牛状的酒器或礼器,从外观上看这头犀牛孔武有力,非常逼真,应是双角苏门犀无疑,这说明西汉时犀牛在中国并不罕见。而东汉以后,人们对犀牛的描绘逐渐失实。比如,一些唐朝工艺品中出现的犀牛就显得不伦不类,犀角居然长在头顶上;而明朝万历年间刊刻的《本草纲目》,里面的犀牛看上去更像一只猪,着实让人大跌眼镜。这不禁令人心生疑惑,中国原产犀牛吗?古人对犀牛的认知是什么?后人描绘的犀牛形象又为何失真呢? 中国也曾遍地犀牛 当今世界残存五种犀牛,除了非洲的白犀、黑犀,还有产自亚洲的印度犀、爪哇犀和苏门犀,又称大独角犀、小独角犀和双角犀,中国历史上最常见的是小独角犀和双角犀。作为大型陆栖哺乳动物,犀牛在中国似乎很罕见,其实在上古时期,犀牛和大象一样都是随处可见的动物,我国的内蒙古、宁夏、新疆、云南等地都发现过距今3000万年的巨犀类化石。
中国古代不仅原产犀牛,而且还相当多,它们曾在华北平原结队出现。 公元前3000年左右,商朝人不仅能捕获到鹿、狐狸这种温顺的小型动物,也常能捕猎到老虎、犀牛、大象等大型猛兽,在甲骨文记载的卜辞中,一位殷王曾一次捕获了71头犀牛。就连古代神话里的云梦之地也被描述成“犀兕麋鹿满之”,到处都是犀牛和麋鹿。 春秋时期,犀牛北界的居住地,已经退到了渭南山地、汉水上游、淮河流域乃至长江下游地区。由于环境变化和人为因素,犀牛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并且一直向南迁移,直到上世纪50年代犀牛在中国南部彻底灭绝。学界认为,汉以后犀牛在中原就基本见不到了,为何这么说呢?这还多亏了王莽给历史学家们提供了一点证据。 汉初薄太后的南陵里还有不少犀牛从葬物,但王莽掌权时期,犀牛主要由周边国家进贡而来,数量很少。西汉平帝二年(公元2年)王莽辅政,因当时野生犀牛已经见不到,为了彰显自己的武德,他便要求黄支国向大汉进献犀牛。
黄支国在苏门答腊附近,此地盛产苏门犀,到长安的距离也实属遥远。这次献犀活动完全是王莽自己策划的,他先是暗中贿赂黄支国王,给了人家远超犀牛价值的礼物,黄支国王这才同意不远万里来朝贡。连当时著名思想家扬雄也被迷惑了,在《法言》中说:“黄支、大夏等小国都来进贡奇珍异宝,可见我大汉的威德足以让边民归顺。”想来华北一带的犀牛并不常见,不然黄支国不远万里赠送犀牛的行为就没什么意义了。 犀牛数量减少,除了客观的环境因素,和人们的行为也有很大关系,越是稀缺的物品,人们越渴望借此讨好天子。9世纪中叶,人们在西部地区的渠州发现了一头犀牛,有人就把它带到皇宫里,以讨好当时在位的唐宣宗。也许是出于仁慈,也许是这头犀牛的遭遇触动了宣宗继位前常年隐忍的痛苦记忆,宣宗最终不忍将它拘于宫中,就下令放生了。 古人对犀牛的认知 由于犀牛不多见,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有关犀牛的知识比较混乱,人们常把犀牛和牛等动物搞混,创造了不少想象的犀牛形象。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