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犀牛形象为何失真(2)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犀牛在古代不仅被称为兕、犀,还有仓光、奴角、猫牛等五花八门的称谓,中国的典籍《尔雅》里说“兕似牛”,只是对于“兕”的看法有争议,有人认为“兕”是两只角的苏门犀,有人认为是独角犀,还有人认为是犀中的雌者。 无论如何称呼犀牛这种动物,古人对于犀牛价值的看法倒是一致,认为犀牛全身都是宝,尤其是犀角。犀角和牛角有很大不同,它由无数密实的绒毛、角蛋白和胶质组成,可以用来作强心、凉血、清热解毒的药物,主治热病神昏、说胡话、发狂、吐血等症。珍贵的犀角还制造了不少传说,“避水犀”“避暑犀”“避寒犀”等概念层出不穷,犀角的用途被传得神乎其神。 在唐代,犀角开启了另外一种时尚,就是成为腰带装饰品“带銙”。唐朝的上流社会还将犀角分成三六九等,不同品级官员参加宴会,佩戴不同品级的带銙。其中通天犀角最为珍贵,只有一、二品大员可用,有“通天白犀带,照地紫麟袍”的说法,价格不菲。
所谓通天犀,是古人对犀角中有白色线条贯通首尾的一种犀牛的称呼,传说这种犀可以通灵,也就有了李商隐那首著名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带銙的流行使犀角的需求量猛增,这一时尚从唐朝延续到了五代十国,时长达300年之久,对我国境内犀牛来说,是一个长时段的浩劫。 犀牛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资源。犀牛皮坚硬无比,在上古年间用于制作士兵的盔甲,是铁制铠甲兴盛之前武士们最艳羡的装备。《国语·越语》记载吴王夫差很看重装备,他有十万三千兵士是穿着犀牛皮制的甲胄。犀牛的繁殖率很低,这样大规模的虐杀,对犀牛是致命伤害。 失真的犀牛形象 以上种种属性,都让人们对犀牛添加了不少想象的神性。渝东南地区的土家族有犀牛图腾崇拜的传统,在土家族的神话里,犀牛有灵异的神力,首先就是可以破水、辟邪。甚至有人还考证出盘古的原型就是一头犀牛,盘古神话和苗族的犀牛图腾信仰也有关。
宋代时期中原不产犀牛,宋人对这种动物很是陌生,文本或图像里的犀牛都有一只位于头顶的角,犀牛形象已然失真。嘉祐年间,交趾国进献了两头猛兽,对宋称是麒麟,皇帝居然信以为真。就连沈括这样的百科全书似的学者,也以为这是“天禄”,是一种水牛和蛟龙的混血儿。 利用铁犀牛镇水是重要的民间信仰,有古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人们认为犀牛是神牛,属于坤兽,坤在五行中属土,土能克水。唐以后,人们对犀的认识逐渐模糊,牛犀不分造成了铁牛似犀非犀、似牛非牛。明朝河南巡抚于谦在开封府铸造的镇河铁犀,就是一个头顶长着尖角的水牛,用于镇压黄河洪水。铁犀是人们幻想的镇水灵物,人们企图借助“神力”制服黄河。朱元璋之子朱权编绘的《异域图志》中,犀牛甚至长了一张鸟嘴,别惊讶,这已经是明朝最接近犀牛的形象描绘了。明朝八品武官所穿补服上的犀牛绣品,是一种既像鹿又像羊的异类,其身体是纤巧的鹿身,犀角也高高插在了脑袋上。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