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精武风云那些不该被忘却的真英雄(4)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这一转型,是在精武会第一代弟子陈公哲手里完成的。陈是广东中山人,孙中山的同乡,这位精武掌门,早年就读于复旦公学。
▲陈公哲像
他与同为老乡的卢炜昌及吴县人姚蝉伯一起,把精武会推向第二次高潮。倍开尔路的会址是陈公哲把自己的别墅捐出来的。陈公哲在精武十周年1919年的初夏,请革命先驱孙中山为精武题写了“尚武精神”的匾额,撰写了《精武本纪》一书的序言。也就是在同年,精武会在横浜桥福德里成立精武第一分会,五年后精武会全体迁入这里,这里也就是今天精武总会所在地。
抗战时期精武总会基址被日军强占,武馆曾短暂迁入租界里的慈淑大楼,那是一幢以哈同(SilasAaronHardoon)遗孀罗迦陵别号命名的大厦。渡过了汪伪政府垮台,武馆才搬回横浜桥。
▲慈淑大楼,今南京东路353号,近山西中路
在日占时期,精武先前的档案文书以及拍摄的精武电影纪录片拷贝等珍贵文物,都不知了去向。
抗战前的精武会武术,提倡兼容并包,摈弃门户之见,这虽然不甚稀奇,但无论当日还是今天,练武者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少之又少,历史上也只有中央国术馆、精武体育会寥寥几家能坚持此道。而且精武的武术类目,并不迷信祖师霍元甲所秉的“迷踪拳”,教学的拳种是多为武术界公认名拳太极、形意、八卦等门,反倒是“迷踪拳”今天已不容易看到。
当然,精武会作为一家综合社团,武术外的业务多到让今天的观众无法想象。除了现代西方体育中的足篮排三大球、田径、赛马等项目展开外,还有很多今天“体育”一词无法包含的内容。比如精武第二代的领导人中,陈公哲、卢炜昌都是广东人,而四川路横浜桥附近是民国广东籍人士的聚集地,精武会的“粤剧团”,就是起一大招牌。精武还有一个著名“旅行团”,带领大家游览全国,展示精武演出。其余的医学、辩论甚至是摄影等精武招牌项目,也不显得不合拍了。顺便说一句,陈公哲掌门就是一位卓越的摄影师,拍了不少拳谱用图,还出版过《测光捷径》一书。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