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自然灾害(5)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1962年8月7日,辽阳、本溪地区连降大雨,太子河水位猛涨。8月21日,辽阳高丽门水文站水位23米,流量1760立方米每秒。城东高丽门大桥阻碍洪水渲泄,对市内威胁很大。经省防汛指挥部批准,于9月4日将长263米、宽6米的50孔大桥拆除28孔,共长140米。受淹耕地10000亩。
1964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阴雨连绵,境内9条河流堤防决口20处,外水成灾135510亩。内涝成灾235309亩,共受灾370819亩。
1971年7月31日,降大雨,8月4日杨木沟左岸决口,灯塔境内受灾面积700亩,其中颗粒不收320亩。夏秋季节运粮河坝开,穆家、唐马寨一带受灾,作物成灾面积28.88万亩,浸泡粮食4.2万公斤,倒塌房屋1225间。
1974年9月,辽阳地区普降暴雨,雨量为170-190毫米,大面积农作物遭受风、涝灾害。
1984年8月4日至13日,辽阳连降三次大暴雨,东部山区降水为150-200毫米,西部沿河为290-384毫米,沿河18个乡镇一片汪洋,50万亩耕地积水,部分耕地水深1米多,有13.2万亩农作物受灾,近3万亩绝收。有180个村,3687亩养鱼池塘漫堰溢流,鱼苗、鱼种损失严重,倒塌房屋37间,死亡7人。
1994年8月15-16日,暴雨、大风灾害,最大瞬时风速18米/秒,辽阳部分农田被淹,内涝、倒伏成灾。玉米减产5成左右,水稻减产2成。
1995年,辽阳遭逢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自7月29日凌晨二时起沿河流域普降有史以来少有的高强度大暴雨,全市地区平均降水量达124.3毫米,北沙河出现177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大大超过其809立方米每秒的抗洪能力。浑河水系发生自1888年以来最大洪水,黄腊坨水文站出现5770立方米每秒洪峰流量,远远超出了辽阳坝段2500立方米每秒的抗洪能力。境内大、中、小河流全面告急,相继漫堤决口23处,计29个乡(镇),388个村受灾,其中重灾12个乡(镇),151个村。受害人口54.33万人,成灾人口48.2万人,重灾人口22.45万人,特灾人口13.2万人。
全市经济损失72.3亿元,其中农业损失22.1亿元,受灾面积153.1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7.9%,其中成灾138.7万亩,绝收85.3万亩,粮食减产9.8亿斤。冲毁鱼塘4.57万亩,跑鱼3万吨;淹死畜禽774万头(只);堤坝、闸站等水利工程损失8.27亿元;1.7万余家乡镇企业停产,损失4.97亿元;其他各业损失5.46亿元;人民群众财产损失22.11亿元,过水房屋23.9万间,倒塌民舍12万间;抢险救灾消耗物资和药品2.03亿元。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