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省御路”今建成高速公路!揭秘清代京郊三条“石御路”前世今生(4)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雍正和乾隆御制石道碑形制规模相同,石碑高5米,宽1.6米,厚0.8米,螭虎盘踞碑首,龟趺碑座。两碑阳面分别为雍正和乾隆皇帝书写的满汉碑文,记载了修建朝阳门石道的缘由,修建经过、长度、宽度、耗资白银数量和竣工年月,碑文至今字迹清晰。碑文四周刻有精美龙纹,碑两侧雕独龙戏珠,碑阴无字。
雍正碑亭被八国联军烧毁,2005年通州区政府在八里桥南街京通高速路北侧复建了碑亭。乾隆石道碑原在朝阳区三间房村西,朝阳路北侧。为保护石碑,1984年对碑座进行加固,周围设置了铁栅护栏。2009年石碑被盗,第二年石碑被追回,石碑后移至朝阳路定福庄路南口过街天桥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对过),2010年朝阳区政府对该碑复建了碑亭。两处碑亭均按旧样复建,两座碑亭,为这条繁华的街道增加了亮点,显示了这条路的深厚历史文化。
“九省御路”今建成高速公路
卢沟桥是清代皇帝拜谒西陵和去南方巡视的必经之地,为此,清代由广安门至卢沟桥修了一条石路,因此路是通往南方九省的干道,也称九省御路,为了与京南古幽州南大道区别,又称西大道。这条石路是由雍正、乾隆皇帝先后修建的,它东起广安门,经关厢、太平桥、六里桥、小井、大井、五里店到卢沟桥。
雍正八年(1730年)修广安门至小井村石道,长约5公里,宽6米,道路将洼地垫高,砌以巨石,石块规格长1米,宽半米,厚20多厘米,耗资同样不菲。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对雍正修建的这段石路进行了重修,并从小井往西又续修到大井村,长约1.5公里。路建成后,在大井村西头路当中建木牌坊一座,乾隆四十年(1775年)又改建成石牌坊,有3个门洞,东西两面有皇帝题写的匾额,东侧题曰:“经环同轨”,西曰“荡平归极”。
当时,在小井村、大井村之路北侧分别立有雍正皇帝石道碑亭和乾隆皇帝重修石道碑亭。《日下旧闻考》记载:“广宁门(广安门之原名)外小井村恭建世宗(雍正)御制碑亭,大井村恭建皇上(乾隆)御制碑亭,皆在石道北,南向。”现在牌坊、碑亭及乾隆石道碑已无存,雍正石道碑现存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2007年大井村施工中出土了“荡平归极”石匾,宽200厘米,高110厘米,厚36厘米。
1935年后,这条石路多次进行改建:1935年、1937年两次修成简易公路,1939年铺3米宽混凝土和沥青路面。1940年《建设旬刊》记载:“此路既久远轮毂磨蚀,现已呈坎坷不平之状,建设总署爰就原有路基改筑洋灰混凝土路面一段及沥青碎石路面一段,旧石料悉数起置路旁,由市公署保管行人过道上,尚可缅忆当年筑路之伟大状况也。”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