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两汉简牍的书法(2)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三类隶书)
隶书在书法上最大的贡献是出现了方折的写法和波磔,使笔法大为丰富,而这两个特征在汉初早期隶书中都已充分具备了。如图:

《中国书法史》:两汉简牍的书法


需要着重提出的:隶书并非在东汉才达到最高峰,而是在西汉中晚期就有完全成熟的隶书作品。
证据就是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四十号汉墓出土的大批竹简古籍。墓主经考定为中山怀王刘修,卒年是五凤三年(前55年),(“五凤”是汉宣帝年号,后面还会说到《五凤二年刻石》),这批古籍用工整匀称的隶书缮写的,如图:

《中国书法史》:两汉简牍的书法


这些隶书,用笔逆入平出,主笔皆蚕头雁尾,中段稍提笔收束,波磔较丰肥,结构宽扁,重心安稳,形态舒和。与后世的《乙瑛碑》《张景碑》《元际残石》等东汉中晚期作品用笔结体极为相似,已完全脱尽篆书笔意。也就是说,隶书的成熟,至晚在西汉已经完成。
隶书笔法较以前书体要丰富,尤其背分的体势和波磔跌宕起伏,显示出独特的美感。
汉代人在空间较为宽裕的书写载体上,往往喜欢将一些笔画尽情地舒展开来,充分显示笔姿的飘逸。如敦煌汉简1972AB、1972C所书《急就篇》上的书法即是如此:

《中国书法史》:两汉简牍的书法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