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雷锋的日子》首次从战友角度演绎雷锋精神,王兴东:雷锋精神从未离开(2)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离开雷锋的日子》首次从战友角度演绎雷锋精神,王兴东:雷锋精神从未离开


王兴东(左)与雷锋的战友乔安山(右)合影。
为此,王兴东四次前往辽宁铁岭,采访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当时乔安山56岁,下岗在家已经三年,住在一座很旧的宿舍楼三楼,只有一间半房,家里主要经济来源是靠老伴和他每天在农贸市场里卖茶叶、糖果。他们家房间的墙上还挂着他和雷锋的合影,还是人工上色加工成彩色的。”第一次见到乔安山时,王兴东的心一下被攫住了。而当乔安山得知王兴东的采访目的后,立刻十分警惕,害怕拍了电影,人们都知道雷锋的死与他有关。
眼看乔安山顾虑太多,王兴东向他承诺:电影拍成后请他去审查,他不满意不能通过。乔安山开始相信王兴东,与他倾心而谈。王兴东叫他“乔大哥”,当时手机还没普及,一开始两人通过乔安山家一楼的商店打电话,后来王兴东自己掏钱,给乔安山家里装了一部电话,二人就能直接通话了。
“钉子精神”挤出好戏
乔安山曾说,在认识雷锋以前,他“长到那么大个子,就昏昏地活着”。但在18岁那年,雷锋走进了他的生命,两人成为鞍钢弓长岭铁矿的工友,后来一同入伍在一个班,更是他一辈子的大哥和偶像。雷锋影响了乔安山的一生。
尽管雷锋的死被认定为意外事故,乔安山没有直接责任,但“撞倒雷锋”的包袱像座山一样,压在他的心上。退伍后,乔安山将往事埋藏,过着隐居般的生活,但有一条他却一直铭记:“我得像他(雷锋)那样做事、做人。”他一直默默无闻做好事,送迷路孩子回家,照顾孤寡老人,献血、捐款、劝架、救火、抓小偷……这是一种救赎,更是一种信仰和追随。
1988年的一个冬天,乔安山从沈阳返回铁岭,在路上遇到一位被车撞倒在地的老人。前面的汽车全都绕开老人而行,乔安山却立即停车,把老人送到医院并垫付了住院押金。没想到,老人的儿女却指责乔安山是肇事者,要他赔偿所有损失,那位老人对此也不置可否。索要医药费的人甚至吵到了乔安山的单位,有人说:“别像乔安山,愣充什么英雄,单位本来就困难,又找个爹……”乔安山百口莫辩,直到真正的肇事者被找到,他才洗脱嫌疑。
王兴东听到乔安山讲述自己做好事反被诬陷,本能的意识到这是一个强戏剧情节。四次采访,众多素材,如何弘扬雷锋精神?好的剧本主要看结构故事能力,好的故事关键找到角度。如同足球射门,角度越刁,入门率越高。于是,我们看到了这部电影,不是直接表现雷锋的事迹,而是通过雷锋离开后,从乔安山的视角承继雷锋的精神。编剧采用了“集锦式”的结构,用了四个小故事完成了雷锋精神没有离开我们的讲述,这个结构是编剧对生活的高度提炼。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