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上的共产党员|《离开雷锋的日子》:“感觉你不曾离开”(3)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离开雷锋的日子》截图,刘佩琦主演翻开王兴东的创作历程,两个细节不得不提。上世纪70年代,他第一次做编剧,便是帮助老师张天民做电影《创业》的资料收集工作。张天民曾告诉他,写当代人物,除了生活,别的都无济于事,“每天能从接触的人物身上找到一个细节,甚至一句台词就是最大的丰收了。”他曾指着大庆油田的地面对王兴东说:“这下边有油,你要钻头下去,你才能找到宝贵的油,而不是水。做编剧就是要向人的心灵下钻。”另外,这位辽宁大连汉子一直坚持深入生活的创作原则,日本电影剧作家、导演新藤兼人的那句,“电影剧本是用脚写出来的”也被他奉为圭臬。“盯住人物打竖井,向一个人物的中心开掘,先表面后深层,先摸社会关系后掘人物内心,抓住焦点,不偏不游,盯住人物性格,像钻头一直打下去。”“创作电影剧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自主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创作自由权。
看上去深入生活是个笨功夫,实际上是个巧功夫。”这两句话不仅是王兴东,这一自学成才著名编剧的创作法门,在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中更得到了充分完满的印证。
发愤之作
1995年的一天,长春电影制片厂编剧王兴东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介绍了一个叫乔安山的人。1962年8月15日,他与雷锋最后一次出车执行任务,在倒车时,他意外撞倒一个晒衣服的柞木桩,偏偏就打在了指挥倒车的雷锋的太阳穴处,雷锋经抢救无效牺牲了——一个与雷锋死因有关的人物戏剧性地出现,出于编剧的职业敏感,王兴东立刻意识到这个“意外事故”,就是戏剧要找的“焦点事件”。编剧的创作本能,让他旋即确定了电影的戏剧核心:意外地伤害了不该伤害的人。

银幕上的共产党员|《离开雷锋的日子》:“感觉你不曾离开”


乔安山(右)和雷锋在一起(翻拍资料照片)。新华社 图

银幕上的共产党员|《离开雷锋的日子》:“感觉你不曾离开”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