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上的共产党员|《离开雷锋的日子》:“感觉你不曾离开”(5)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人说学雷锋是傻子,写雷锋更是傻子。让人受教育,谁会去看雷锋的电影呀?能卖座能赚钱吗?”
“八一厂拍过两部《雷锋》的电影了,你还啃别人的剩馒头?”
“咱长影的大剧场都不演电影了,谁能拿钱拍雷锋的电影?写也白写!”
当年这些质疑,也撞击着王兴东的心灵。他后来回忆说,自己是憋着一口气写下剧本的,“先写的是八集电视剧《雷锋的死与我有关》,因为涉及到揭秘雷锋真实的死因,投资者有些犹豫,揭示雷锋是车祸而死,怕影响雷锋的形象。这样,在张和平的建议下,先改成电影,我抽出最有意思的四集,合拼成了现在的电影剧本。《离开雷锋的日子》的片名是时任广电部副部长赵实同志审看剧本时建议改的。”
《离开雷锋的日子》剧照从剧作角度,有人曾评论这部电影是“集锦式”结构。王兴东就此回应说,自己当时还没有这样清晰的认识,后来读到华纳公司驻亚洲代表张立慧发表的意见,让他找到了知音,“她说,这部电影在叙事上,非常具有好莱坞的风格,开场就以车祸抓住观众,以后二十分钟内保证有一个高潮出现,观众每隔二十分钟就能够振奋一下,高潮也很有质量。虽然讲的是有关社会道德的题材,依然让观众保持良好的兴趣,这是一个好的电影故事必须做到的。”“一个编剧在职业生涯中接近和进入了很多人物的心灵,拷贝和蓄积了无数人的情感记忆,总有自己最难忘和最感动、最创新和最突破的题材和人物。”《离开雷锋的日子》是王兴东编剧里程中的第20部电影,之后他又写过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还有末代皇帝溥仪,也写过“法官妈妈”、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奥运第一人”刘长春、“零的突破”许海峰等等,但是,他依然对写这部有关雷锋牺牲之后的剧本记忆犹新,“影片公映后,57岁的乔安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改变了我和很多参与这部电影创作者的命运,印证了时代主旋律怎样做到鼓舞人心,引起了我对于电影思想灵魂和电影从业者职业道德的重新思考。
”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