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银熊奖影帝王景春:“戏火人不红”?好演员是生活的搬运工(4)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坐了三天三夜的绿皮车,王景春赶到了上海戏剧学院的考场,和招生简章一对,却发现超龄了。看到这个外地考生风尘仆仆的模样,老师破格给他报上了名。
笔试结束后是表演环节,考题叫“动物园”。“开始”的指令一出,学生们蜂拥至舞台中央,做出动物们的各种形态,王景春却掉过头,往堆满桌凳的排练场后面跑去。他想干什么?考官们谁也摸不着头脑。王景春爬啊爬,终于在最高处停下了,双腿蹲下,静止不动,目光坚定。他模仿的,是边陲城市阿勒泰常见的老鹰。即兴的发挥获得了专业人士的青睐。
从四季分明的新疆来到阴雨缠绵的上海,王景春逐渐适应了沪上的饮食、气候、口音,他近乎贪婪地吸吮着科班的营养,年年都能拿上奖学金。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糜曾回忆王景春的校园表现,“那时,他在班上是一个戏痴,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戏,在生活中没事就找同学聊天谈戏,找老师研究,还能够举一反三。我跟他们说戏的时候,告诉他你要怎么样,他会说‘你别说,让我想一想,实在不行,明天我告诉你’。自己动脑筋,这样才学得快。他对表演的执着,对这个事业的执着,是他的最大特点。”
3一呼一吸展现极致演技
从任何审美标准来看,王景春的相貌都不出众:小眼睛、八字眉,肤色偏黑,扎进任何一个路人堆,瞬间淹没。在盛产英俊小生的演艺圈,显然不属于“老天爷赏饭吃”的行列,即使在柏林电影节的热潮席卷过后,“王景春”三个字还无法振聋发聩。可是,在任何不算影视剧绝缘体的观众那里,王景春的照片都能引发反响,“我见过,演过那个谁,那个谁……”有人说,王景春拥有神秘的“半透明体质”,还有人总结,这叫“戏比人红”。
《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喻恩泰写了一篇《王景春 庐山人民喊你回家吃饭》,讲述了一则带有预言色彩的山间往事:2009年,老同学王景春在湖畔许了一个“拿影帝”的心愿,后来,他先拿下了东京影帝,又摘得了柏林影帝。王景春说,许愿确有其事,但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纯属虚构,他的愿望没那么气势磅礴,就是平平淡淡的四个字——好好演戏。
2003年,王景春拍摄了《巴士警探》。2004年,他开始十年“北漂”。通常来说,面对所有到访者,王景春都是体贴的,几乎有问必答,但每当记者试图从他嘴里掏出那十年的窘迫时,王景春就会闭口不言。“我不想谈,现在提不就是卖惨么。这就是生活,演员的必经之路。”王景春摆摆手。习惯了银幕上的起承转合,他明白,有许多人伸长了脖子期待现实的戏剧性,想要书写或者观看一位影帝波澜起伏的英雄叙事。王景春始终将自己定位为演员,而不是艺人,他对刻意的营销不感兴趣。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