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题材影视剧40年探索历程:繁花似锦征途如虹(3)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在此领域,还产生了《血性山谷》《我的格桑梅朵》《嘎达梅林》《栖霞寺1937》《对岸的战争》《黄石的孩子》《马石山十勇士》《天安门》《拉贝日记》《十月围城》《沂蒙六姐妹》《神勇投弹手》《我的战争》,谍战片《风声》《听风者》《明月几时有》,喜剧片《举起手来》《斗牛》《黄金大劫案》《厨子·戏子·痞子》等一批艺术水准较高的作品。
反观这一时期,抗战题材电视剧的勃兴,《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人间正道是沧桑》《潜伏》《我的兄弟叫顺溜》《风筝》等剧均收获了不错的口碑。
其中,《亮剑》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大的成功体现在文化意义上,“亮剑”不仅是旧中国从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绝境中奋发惊醒的民族血性,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能够以弱击强、扭转乾坤的军魂所在,更是对改革浪潮中某些功利主义和颓靡之风的强力反弹。它有意无意间勾连了历史和当下,在英雄主义的艺术表达上进行了勇敢飞跃,极大传递和弘扬了民族正能量。
然而,一些“个案”成功之后,跟风之作一拥而上,将某种令人惊喜的倾向和独特的个性急速演绎为一轮世俗化快餐和同质化梦魇。只学其表,不得要领。于是一些抗战剧中为求收视率,出现了史料失真、改编僵硬和轻浮戏说的尴尬,甚至出现了“手撕鬼子”的荒唐。
可以预见,在经历了诸多类型影视作品的反复冲刷洗礼后,观众必将很快转向更为深层次的精神需求。由此,必将倒逼市场和影视工作者将类型化叙事推向深邃和多元。
革命历史和伟人造像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一直是中国军事电影的标签,即正面强攻革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自改革开放伊始出现的影片《大河奔流》到80年代的《南昌起义》《西安事变》《巍巍昆仑》《血战台儿庄》,90年代《大决战》系列,到新世纪前后的《大转折》《大进军》呈集团式冲锋,对于普及党史军史、振奋民族精神均起到了正面作用,它们以鲜明的中国印记,贯注一种中国军魂和民族气魄,体现出鲜明的主流意识。
其中《大决战》是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中央军委统一指挥下,该片调动了13个省市、5大军区和各军兵种,近百万群众和部队指战员参与拍摄影片。一部史诗,仅满足于在银幕前叩击观众的视听是不够的,它还要以大河奔涌式的气度轰击人们的情感,引发观影后无尽的想象和追问,给人以享受和启迪。这就是思想的力量。不仅源自情怀,更来自责任。这种探索,一方面出于向国外《解放》《最长的一天》等巨片做出回应的不懈追求,更重要的在于此时敌我力量对比产生了根本性逆转,战争形态也由游击战、运动战转向了正面对抗。而唯有史诗,才能展现决战。3部6集的《大决战》等影片做到了,它们通过多层次、多领域的情节和人物群像,诠释和演绎了“人民战争”的磅礴气势和“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真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最终走向胜利交出了令人信服的答卷。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