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北抗日根据地第一个战斗堡垒是哪里?村民卸下门板给伤员做担架(5)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平北抗日根据地第一个战斗堡垒是哪里?村民卸下门板给伤员做担架


平北红色第一村纪念馆
无人区内全民皆兵
丰滦密县区政府还带领群众在无人区里建立村救国会、妇救会、儿童团,并组建起村武装自卫军,开展公开的抗日武装斗争。
山地群众成为反“扫荡”斗争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无人区内全民皆兵,青壮年全部编入自卫军,拿起农具是农民,拿起武器是战士。老人、妇女、儿童也承担起力所能及的抗日工作。
山区通讯不便,无人区群众创造出“连天哨”,即在所有进山路口、山路两侧和山里日伪据点周围都设立山顶瞭望哨,日夜监视敌人。发现敌人出动,瞭望哨就用暗语隔山呼喊,一山传一山,短时间就可传遍方圆数十公里。
自卫军和敌人打起游击。敌人“扫荡”,他们打冷枪;敌人驻扎,他们袭扰;敌人追赶,他们与之在大山里周旋,搞得“扫荡”之敌日夜不得安宁,精疲力尽。
地雷战,是对付“扫荡”之敌最有效的战法之一。1942年底,地雷的制造方法传入密云根据地。各村自卫军都设有爆炸组,埋雷方法花样迭出。1943年春,10团设在莲花瓣山洞里的炸弹厂被发现,伪满讨伐队200余人奔袭而来。工人们将机械转移后布下地雷阵。敌人一踹洞门,门上地雷炸;去搬附近柴草准备放火烧洞,柴草下地雷又炸;敌人拾地上木棍准备做担架抬伤员,没想到木棍也连着地雷。敌人碰哪儿哪儿炸,又气又怕,只好丢下10余具尸体缩回据点。灵活多变的地雷战,使敌人胆战心惊,防不胜防。
1943年底以后,小股敌人不敢进山了,大队敌人“扫荡”也不敢在山里随意走动。
卸下自家门板给伤员做担架
在艰苦的抗日斗争中,军民同甘共苦,生死相依,建立起亲密的鱼水关系。
群众把八路军视为亲人,把帮助掩护、保护抗日物资、保守抗日秘密看作是应尽责任,为此不怕担风险,甚至不惜献出生命。
大西沟村民郑景恒,在日军“扫荡”时把20余名八路军伤员带到一个隐蔽山洞躲藏,回村后不幸被捕。日军押着他上山找伤员,郑景恒宁死不说,最后被日军刺死。其实他牺牲的地方就在藏人山洞的洞顶上。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