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逝世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据新华社消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袁隆平(资料图)
袁隆平1930年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1939年,全家来到重庆,袁隆平在重庆度过了小学和中学时光,后因父亲工作变动,他和家人离开了重庆。几年后,1949年,袁隆平又考入了位于重庆北碚的相辉学院农学系。该校在新中国成立后,并入新成立的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前身之一)。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据《中国周刊》报道,袁隆平小时候的数学不好,而化学地理和英文就特别好,区别就是一个兴趣。他说:“我不喜欢学数学,比如三角,让我头疼。我们同班的一个同学数学好得很,他不会游泳,我教他游泳,他帮我解题。结果他的游泳学会了,但我的数学依然故我。”现在袁隆平当年的这个同学已经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国防科工委举行的游泳比赛中,还曾经获得过第一名。
对于学生的教育,袁隆平认为应该多鼓励,增强孩子的信心。这或许与他的经历有关。初中一年级时,袁隆平在自己的作文里使用了一句颇为自得的成语“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可是他不会写“梭”字。老师看了之后说是“臭文章”。从此,袁隆平就再没有写过“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了。尽管他早已会写“梭”字了。
据新华网报道,1956年,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几年时间,袁隆平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1970年,袁隆平研究出的野生雄性败育稻“野败”,成为所有杂交稻的母本。正是有了“野败”,才有了养活8亿人口的杂交水稻,他也因此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