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悬念”到“英式幽默”,解析希区柯克的《三十九级台阶》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文:宿夜花
在我们谈论希区柯克的作品之时,通常情况下,会先入为主地讨论“好莱坞时期”的希区柯克,其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后窗》、《惊魂记》、《迷魂记》正是在50年代的美国影坛创造的。而当系统地了解希区柯克的作品体系时便会发现,进入好莱坞之前的希区柯克,在英国影坛已经颇有成就。
1935年的电影《三十九级台阶》正是希区柯克在英国的代表作,不仅仅是因为在悬念、惊悚的制造上已经较为成熟,还因为还原了约翰·巴肯的原著间谍小说中20世纪战乱动荡、乌云密布的时局而具有社会意义。除此以外,对“苏格兰人”的微妙身份认同与“英国人”独有的冷幽默的展现,也使得影片成为研究英国人民族心理的范本(尽管不似大卫·里恩《相见恨晚》等作品中以爱情伦理为切入点那般具有严肃性)。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希区柯克日后好莱坞作品的影子(例如《西北偏北》)。而希区柯克电影的最大魅力在于他是电影发展初期对电影语言运用纯熟且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
不同于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美国名导演大多是凭借“类型片”的成就被铭记(例如,约翰·福特的“西部片”与家庭伦理片、弗兰克·卡普拉的“神经喜剧”);希区柯克的过人之处在于跳脱任何既定的程式套路、不局限于限制的章法,而是用自如的镜头语言调动观众的感受。
悬念与惊悚的制造:“无辜的人”母题与“麦格芬”手法
希区柯克从早期默片时代的成熟之作《房客》中,就开始了对“无辜的人”这一母题的探索。具体而言表现为:有罪与无辜的混沌不清、秩序与凌乱的交织杂糅。例如,在默片《房客》中,希区柯克一直给予观众心理暗示“房客”即为凶手,却在结尾猛然“反转”,看似为凶手的房客实则是受害者。但在整个过程中,他承担了片中其他角色与观众的质疑与猜忌。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