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导演拍的女王传记片,讲述了一个独立女性的成长过程(5)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凯特·布兰切特:基于影片话语与历史逻辑的人物塑造
在以往西方影坛备受敬仰的女演员中,有两种类型颇为典型,一类如凯瑟琳·德纳芙,在艺术片(ArthouseFilm)中更多地作为作者导演自由表达、实验探索的“道具”,自身形象的表意性与功能性多过表演本身;而另一类则是像玛吉·史密斯,纵横舞台、影视,表演本身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的审美价值时常盖过影视作品的整体光芒。
纵观凯特·布兰切特的作品履历,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于以上两类,正如朱丽安·摩尔等英语电影圈的中年实力派女演员,她既不满于对表演本身的探索,时常参与很具艺术探索性的作者电影(例如用六重身份诠释鲍勃·迪伦的《我不在那儿》)以丰富作品体系;亦不满足局限于业界精英、评论界的“宠儿”身份,而不时地参与主流商业片、大制作(诸如《指环王》系列)融入流行文化之中,收获大众认同与商业价值。
《伊丽莎白》作为凯特·布兰切特的早期表演,对角色本身完整性(自洽的行为逻辑、丰满的性格特征)的严谨呈现与对导演个人的表达话语、影片的风格调性的熟稔于心,展现出的是作为高素养的电影创作者与专业的表演执行者两个层面的能力。
结合具体的影片与角色来看,她塑造的伊丽莎白杰出的地方在于:一方面,满足一个抽象的、概念化的女性成长寓言,对于任何时代环境、文化背景而言,这种由纯净无邪、天真烂漫、充满理想主义之爱的女性,在与男性的互动中经历了成长,蜕变成具有独立人格、自主精神的女性,都具有普遍意义;另一方面,对于一个一定程度上架空现实、简化时代具体细节的影片,她的表演基于史实逻辑,为角色提供了更多的立足点与行为依据,再现一个历史传奇人物使之具有脱离浅显的现代童话寓言、从而具有更广泛意义上的说服力。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