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狂拿诺贝尔奖背后:对当代科技的巨大贡献(2)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2014年,日本化学工程学家赤崎勇、工程学家天野浩、电子工程学家中村修二(美籍),凭借“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发明,共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该发明被誉为“爱迪生之后的第二次照明革命”,蓝光LED的发明,使得人类凑齐能发出三原色光的LED,得以用LED凑出足够亮的白光。
除开这些享誉世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之外,日本每年在半导体技术上获得的发明成果数量也一直是名列前茅。据资料显示,在2018年公开的全球半导体技术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上,入榜前100名企业主要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日本41家、中国22家、美国18家、韩国9家,德国、荷兰、瑞士和法国分别有4家、3家、2家和1家企业。某些科研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比如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资源再利用,能源存储、机器人等。
再来看一下日本近代的科技发明,小编着重挑选了一些与半导体发展比较相关的进行展示。
日本近代科技发明
1953年,中松义郎发明8英寸软盘,但是IBM并不认可,是由其独立完成的说法,坚称是自己公司的工程师团队与1969年开发了最初的软盘。据消息称,中松的发明事实上是一种唱片读取装置,但IBM为了保护关于软式磁盘的专利,在1979年2月与中松签约以避免纷争。中松与IBM共签署过16项专利契约。
1976年至1980年,由通产省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牵头,组织日本最大的五家计算机公司富士通、日本电气、日立、东芝和三菱电机结成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研究组合”。这个“组合”最终实现了突破1微米加工精度大关的目标,在1980年研制成功用途极广的VLSI——256K存储器DRAM,比美国早了两年。
1984年,东芝发明了NOR型与NAND型闪存,它是一种比硬盘功耗更低、重量更轻、性能更佳的非易失性(断电后仍能保存数据)存储器,其推动了存储技术革命。
1988年,夏普公司成功研制14英寸彩色TFT LCD电视,在此之前的所谓LCD显示器都采用在电子手表、袖珍计算机和其他携带产品的小屏幕上,而作为家用电视、电脑显示器最低显示需求为14英寸,因此1988年可以说是平板显示器取代家用传统CRT显示屏的年代之始。
1991年1月,日本筑波NEC实验室的物理学家饭岛澄男使用高分辨率分析电镜从电弧法生产的碳纤维中发现了碳纳米管。它是一种管状的碳分子,管上每个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相互之间以碳-碳σ键结合起来,形成由六边形组成的蜂窝状结构作为碳纳米管的骨架。碳纳米管被认为是比较有希望取代硅的未来电子材料。目前已有碳纳米管通用计算芯片问世。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