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泉州遗产点:洛阳桥(2)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2、蔡襄建桥的意义:洛阳桥的建造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在宋代初年(1041-1048年),李宠在万安渡口架木板为桥,供行人过往;在1053年(皇祐五年),有王实、卢锡、许忠、义波等十五人,合力建万安渡石桥,历三年不成。最后,在1056-1059年(嘉祐元年-四年),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蔡襄两次任泉州太守,期间主持建石桥并成功。这一变化说明宋代海丝兴盛,交通需求逐渐旺盛,具有将渡口改建为可以提高交通便捷性的桥梁的迫切性,民间力量自发地进行了一定的建桥尝试;另一方面也说明官方顺应商贸发展需求、对修建大型交通设施进行了积极推动。
【蔡襄祠与官方管理】
蔡襄祠位于桥南村中部,沿着这条桥南街,到洛阳桥南桥头只需300米。
蔡襄祠是洛阳桥的建造者蔡襄的纪念性建筑。始建于1119—1125年(北宋宣和年间),历代修缮,现存建筑为清代1875年(清光绪元年)重修后的建筑,呈现清代建筑风格。整体建筑群坐北朝南,是一组由前后两进院落组成的闽南传统合院式建筑,中轴对称,由山门、大殿和后落三座主体建筑围合成两进院落。大殿开敞,便于举行祭拜活动。
【蔡襄雕像】
蔡襄在1056-1059年任泉州太守期间,主持修建洛阳桥并完工。他被后人铭记,一是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和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京)并称“宋四家”。另外一个被后人铭记的原因,就是他主持建造了伟大的洛阳桥。因此,洛阳桥这种大型工程的建造,实际上是一种官方行为,是海港城市的水陆转运需求和官方主导相结合的产物。
【万安桥碑刻】
这方碑刻是记载洛阳桥建造历史的最重要的史料,碑文是由蔡襄亲手撰写,确切记述了洛阳桥从1053年始建、至1059年建成的历史。短短153个字,把建造时间、规划、耗资、作用及主建人员都扼要记明。蔡襄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这个碑刻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该碑因其文字精炼、书法超群、雕工卓绝,而被誉为文、书、镌“三绝”。下碑已不知所踪,现存碑为1965年据旧碑重刻,石质与上碑的青石石质明显不同。)
【古桥与桥南村发展】
【桥南街】桥南街是村中的主干道,历史上也是出泉州城过洛阳桥的必由之路。这个村子就是因洛阳桥的交通功能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传统渔业型村庄。村子可追溯的历史至少已有600多年,现有人口3400多。村中至今还保留了一定数量的传统建筑,包括17-19世纪清代特征的木构建筑、20世纪初期中西结合风格的骑楼建筑,以及20世纪中期的石构建筑等。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