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诗情(之三)/王学忠(3)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我想把它整理成册、交给出版社出版,让更多的人看到,记下这段‘佳话’。”文星君为诗的慷慨付出与责任承当,让我很感动。
随后,文星君更多的话题谈到我们家乡安阳,这座“三千年前是帝都”(郭沫若诗句)的古城历史,它不仅是中华文字的发源地、最早诗歌诞生地,《诗经》中“邶风”“卫风”“鄘风”里的许多诗歌,讲述的就是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他还说我的诗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诗言志”的传统,用真情实感记录生活,反映人民的冷、暖、痛、痒。因此,赢得了众多诗人、诗评家的赞誉,他作为老乡感到高兴与骄傲!他说,他想把这些老一辈诗人、诗评家为了中国诗歌健康向前发展,所发出的犹如杜鹃滴血之言,整理出版,一定能够起到补偏救弊,扶正祛邪的作用,让这朵在最早诗歌诞生地扬起的浪花,汇入中国诗歌历史长河中永远澎湃、激荡。
接下来,文星君便开始了紧张、忙碌的阅读、整理、编辑工作,2018年5月这本厚达500余页,30余万字的《诗坛百家致王学忠的信》告罄出版。诗坛泰斗贺敬之题写了书名,诗评家艾斐、蒋登科分别作序,诗人、翻译家屠岸于书前写道:“文人书信,往往是文学,也是历史,具有文献价值”。该书出版后,多家报刊刊发了评文,2019年2月13日《中华读书报》发表诗评家余三定的文章《学术性、资料性、文物性》,文中写道:“《诗坛百家致王学忠的信》收入魏巍、贺敬之、李瑛、屠岸、野曼、鲁煤、雁翼、刘章等百余名诗人和诗歌研究者、教育者写给诗人王学忠的信,编著者给每位书信撰写者配有‘诗人小传’,有的书信后面还根据需要配有‘注释’‘书人与诗人’,每封书信后面都有原件的复印件,可以说这是一部别致的很有阅读和收藏价值的书,是一部具有学术性、资料性、甚至文物性的书。
”这段话是全书简要概括;2018年4月22日《华西都市报》发表的诗评家吕进的文章《底层书写的诗学价值》,则是针对诗与社会、诗与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关系作了具体、详尽地分析和阐述。文中写道:“关注底层、悲悯弱势群体,是诗人的良心,他(王学忠)从底层直接走出来的诗人就更可贵了……他有切身的敏感和痛感,对于现实拥有更深入的发言权。”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