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缺乏多样的人生态度?看中国人生活态度的同质化(4)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大一统对社会人格的同质化有要求;科举制度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价值观念;缺乏宗教因素也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
■为什么国人缺乏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为什么中国人一般说来比较缺乏特立独行的人生价值与人生态度?这是由于我们的文化出现了问题,还仅仅是一时的、过渡性的历史现象?
有人说,这是由于中国人长期以来太穷了,穷怕了。所以会以十倍的努力来追求自己从来没有真正享有过的东西。因为人毕竟是有欲求的动物。杰克伦敦的一部小说里的情节似乎可以用来说明这一点:当一个落水者在海水中被救起时,这个被救者会不自觉地把船上的水与食品偷偷藏到怀里去。因为他在海水中实在渴怕了。但这种解释却不能说明,为什么那些已经相当富裕的海外中国新侨民中产阶层仍然如此强烈地追求实惠,在他们身上,似乎丝毫看不出有什么新的价值观出现的迹象。就拿国内一些发达的城市地区来说,金钱至上潮流,已经发展到越演越烈的地步。就拿香港来说,我在香港作了三个月的访问学者,使我最惊异的一大发现是,号称为世界上第一自由港的香港,拥有六百万高素质人口的特大都市,除了香港中文大学办了一份《二十一世纪》外,居然找不到一本本地人办的纯人文刊物。
我先想从文化的三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首先,是秦汉以来的大一统对社会人格的同质化要求,形成一种长期的同质化的价值观。其实远在中国历史上多国并存的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文化气氛曾经孕育出许多特立独行的思想家、侠士与社会活动家。他们是文化创造的最重要动力。随着中央集权的秦汉大一统,社会价值的大一统化,逐渐造成人格的同质化。大一统的社会,造成文化对个性的压抑,要求整齐划一的角色定位。这与欧洲由无数个体构成的多元文明不同。在大一统时代,只有符合社会规定的社会角色或社会人格特征的人,才能获得生存与获得稀缺资源的条件。有个性的人,不是被驱逐,就是失去生存条件。这是中国文化逐渐丧失创造力的开始。众所周知,古代具有独立自由人格的游侠阶层就是最容易产生特立独行性格的阶层,他们在汉武帝时就作为一个被认为对大一统帝国构成威胁的阶层而被清除了,游士与游侠的消失是中国文化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自秦汉两千多年来,无论在乱世还是承平时期,国民人格的表现都体现为同质化,中国有的是贤臣、烈妇,营利之徒或官学化的儒生,但就是没有特立独行的自由人格。虽然仍然有一些敢于反世俗潮流的特立独行者,但却是凤毛麟角。这方面,欧洲、日本都与中国不同,它们的传统社会中反而有更大的游侠游士活动的空间。明治维新正是由这类武士阶层推动起来的。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