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东流英名在:中国百年影史上罕见的“全才”郑君里(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考入南国艺术学校之后,郑君里和陈凝秋、陈白尘、吴作人等成为同学,深受田汉唯美浪漫主义艺术观影响,并且以极大热情按田汉的要求苦学英文。1928年,他借助字典翻译了《易卜生论》和《苏俄演剧左中右三派》,后发表于《民众日报》。在南国剧社打杂、跑了几个龙套之后,郑君里在1929年因顶陈凝秋之缺而获得主演王尔德名剧《莎乐美》的机会。刻苦严谨的郑君里每次集体排演之后,都会把自己一个人留在屋里反复演练,因而他每日的表演都能情绪稳定、规范化而不走样。是年冬,郑君里和同学组建摩登剧社。1930年,摩登剧社赴南通演出,郑君里的表演让当时在南通“小小剧社”演戏的赵丹大为佩服,赵丹向郑君里请教演艺,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左翼戏剧家联盟相继成立,郑君里作为左翼戏剧家联盟的执行委员,执笔起草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在这份纲领里,郑君里写下了激进的战斗檄文:“敌人若以炸弹攻击我们,我们即以炸弹回报之。”他积极热情地参加剧联领导的游行示威、赴工厂和学校进行飞行演出等一系列活动,参与了《娜拉》、《钦差大臣》、《大雷雨》等剧的演出。充满战斗精神的激情生活,另一面是清贫。一个铜板买个烧饼油条,就着自来水就能凑合一顿饭,因为演左翼戏剧是没什么钱的。每次演完戏后,大家也是一起走回来。
之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开始着手在上海发展左翼电影,郑君里也由话剧舞台转向电影舞台,于1932年成为联华影业公司的员工,出演了《大路》、《新女性》、《迷途的羔羊》等影片。在这段时期,郑君里也没有放弃话剧的舞台,出演了《洪水》、《复活》等剧。在银幕和舞台上,郑君里以形体动作洒脱自如,并善于把握角色的内在情绪而成名。
实践理论并重
在郑君里的艺术道路上,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一大重要特点。从入南国艺术学校学习开始,郑君里就对表演和理论都充满了兴趣。而1932年到1938年,则是郑君里表演艺术理论的酝酿时期,他在电影、话剧两个领域的实践,为他日后的理论研究以及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抗战爆发后,郑君里投入抗日救亡演出活动,他先在抗日救亡演剧队第三队担任队长,后又入当时的“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制”),拍摄抗日战争题材的纪录片《西北特辑》,这个特辑之后被扩成《民族万岁》。两三年的时间里,郑君里辗转于陕西、宁夏、绥远、青海诸省拍摄纪录片,交通、通讯极不方便,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是,枪林弹雨下的拍摄生活完全没有让郑君里放下他对理论的进一步钻研。在内蒙拍摄《西北特辑》期间,郑君里白天跨越戈壁和黄河,晚上又伏在鸡毛小店昏黄的油灯下完成《演员自我修养》余下的翻译。此书的译稿在抗战期间几经波折辗转,最后在1943年由生活书店出版。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