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与黑》,明白人性是本复杂的书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1830年,以真实刑事案件为素材改编的小说《红与黑》初次出版。
印数只有750册,摆在书店几乎无人问津。
由于作品过于犀利直白,不为当时主流社会认可。
作者司汤达却不慌不忙地预言:“我的作品将在50年后被人理解。”
果然,随后一个半世纪,无数作家与批评家孜孜不倦地探讨着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与艺术价值,将其奉为“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先河之作。
年少时初读《红与黑》,觉得主人翁于连的悲剧,是时代造就的,更是他一手导演的。
他聪明过人却受欲念反噬,妄图改命反遭命运捉弄,最终落得一无所有的下场。
然而,人至中年,经历世事颠簸才发现,于连并非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一路走来,他懦弱过、张扬过、野心勃勃过,但也克服了无数弱点,奋发过、内敛过、坦然放下过。
于连的浮沉故事,就像一面镜子,让无数在底层奋斗过的小人物从中窥见自己的影子。
当你走进《红与黑》,就能明白人性是本复杂的书,一生一世都读不完。

走进《红与黑》,明白人性是本复杂的书


1
一半脆弱,一半坚强
主人公于连是锯木厂老板家的小儿子。
还在襁褓时,父亲就认为孱弱的他活不了多久,未来会是家庭的负累。
长大后,于连果真身体消瘦,干不了力气活。
精明市侩的父亲嫌弃于连是个只会吃饭,不会出力的懒骨头,动不动就挥舞拳头打得他晕头转向,满脸是血。
小镇上,大家更视于连为弱者,认为他连游戏都玩不赢,是个天生的输家。
自小在无爱的环境中艰难中长大,于连不可避免地变得脆弱卑微,畏畏缩缩。
当听说市长请他教授孩子拉丁语时,不自信的他吓得躲进教堂瑟瑟发抖。
当被父亲驱赶到市长家门口时,他怯懦地连按门铃的勇气都没有。
然而,人的脆弱和坚强又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即便于连害怕得想要逃走,他依旧用偶像拿破仑的精神激励自己:
“软弱无用,生活是一场搏斗。要么受人轻贱地苟且活着,要么为财富、地位、荣誉,粉身碎骨而死。”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