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经典文学名著《红与黑》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今天为我们来解读这本经典文学名著《红与黑》。

解读经典文学名著《红与黑》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在19世纪创作的一部小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这部小说曾在中国读者群中十分流行。但其实,《红与黑》在法国出版之初反应平平,并不是这书不好,而是因为它太过现实锋利的笔触令大众无所适从。《卡门》作者梅里美在给司汤达的信中写道:“您的罪过是将人心的伤口大白于天下,令人不忍直视。”但这样的锋芒在半个世纪后收获了一个大粉丝,他就是德国哲学大师尼采。尼采宣称,司汤达是他“此生最美丽的邂逅之一”,还把司汤达说成“法国最后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
直到20世纪,《红与黑》的经典性才得以彻底确立。一部作品想要担得起经典的名头,它在写作风格、小说主旨等方面就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给人历久弥新之感,《红与黑》就是个好例子。比如,首先,小说揭示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直到今天仍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巨大空间;其次,司汤达抛弃了欧洲中世纪文学中扁平化的女性形象,赋予了女性智慧和主观能动性,这点赢得了波伏娃的赞赏;此外,作者成功塑造了主人公于连这样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几乎成了“野心勃勃”和“不择手段”的代名词。

解读经典文学名著《红与黑》


那么,于连就是个纯粹的野心家,彻头彻尾的反派吗?并非如此。于连是善与恶的交织体,而“心理描写大师”司汤达将他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写得丝丝入扣,还原了一个鲜活真实的人。他还赋予了于连一种特质,这种特质或多或少击中了每位读者的内心——那就是“向上”的蓬勃生机。于连,一个社会底层青年,他不甘于重复父辈的生命轮回,要凭借自己的努力,打破法国社会的壁垒,为自己谋得上升通道。如果说于连是有罪的,那他背负的原罪就是所谓的“非分之想”,他觊觎某些本不属于他出身阶层的权利。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