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卫星上天,毛主席提了4个要求,个个难于上青天(4)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但是,我国很难接受其昂贵的造价,另外,如果使用这两种设备,我们地面站的建站标准和规格都会大幅提高;
如果选择多普勒测速仪,它虽然造价低廉,也没有那么多的附加要求,但是,它的测量精度会差很多,无法保证计算结果的高度精准。
最终,测控专家陈芳允提出的跟踪测轨方案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并成功通过了各项试验和测试。
正因为有了这个突破,科研人员才实现了人造卫星的精确定位,才能够对卫星的行进轨迹进行计算、预判。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
经历那个年代的朋友也许还会记得,在1970年4月至5月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数次播出这样的一条消息:
某月某日某时某分,我国自行研制、发射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将经过某某地区上空……
在这条信息背后,凝聚了科技人员为实现“抓得住”这个目标而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听得到”-让中国的人造卫星在宇宙唱响“东方红”。
“听得到”即让中国和全世界都能听到来自我国的人造卫星的声音。
如何实现“听得到”这个目标?卫星将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1965年9月,卫星总体组组长何正华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苏联第一颗卫星发出的是“嘀嘀嗒嗒”的电报码声效,遥测信号也是断断续续的。
何正华提出,我们的卫星应该发射连续信号,发出的声音必须要有中国特色。
他建议让我国的卫星播放乐曲-东方红,并且建议把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让卫星播放“东方红”的想法独到、新颖,它既寄托了全体中国人民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深厚感情,又具有浓烈的中国色彩和政治意味。
何正华的建议很快得到所有同志的一致赞成。
于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就有了一个载入史册的名字-东方红一号。
但是,要实现这个想法却没那么容易。
科研人员感觉责任重大。
在那个年代,如果卫星在播发“东方红”时出现卡顿或者变调等任何事情,都将是十分严重的政治问题。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