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直击丨“消失”的毛乌素沙漠(4)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而在榆林靖边,“治沙英雄”除了牛玉琴,还有郭成旺——这位被誉为“治沙愚公”的百岁老人,在63岁那年承包了一万亩沙地。从那时开始,他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带领家人背着树苗往返4小时去沙地里种树,最后由于路程太远且不便于看护树苗,郭成旺一家干脆居家搬迁至沙漠腹地,成为方圆五公里内的唯一一户人家。
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和沙地种树的成功,郭成旺一家承包的荒沙地也从1万亩变成了4.5万亩,而治沙的主力也从郭成旺到其子郭喜,直到现在的其孙郭建军,而重孙郭涛也计划在外闯荡几年后回家乡治沙。
经过郭成旺一家几代人三十多年的努力,目前4.5万亩荒沙目前已全部被绿植覆盖。“你看现在就有风,风一吹土路上的沙子还是会扬起了,但你看这地方就没有咧。”郭建军说道。

海报直击丨“消失”的毛乌素沙漠


榆林白界樟子松人工造林示范区2009年和2018年对比图
漫漫治沙路
石峁遗址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史前龙山时期至夏的遗址,占地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雄踞在黄河流域苍茫的陕北高原上。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羊骨,统计后数量约在几十万头左右。经过鉴定,这些骨是绵羊的,而不是现在陕北地区普遍饲养的山羊。石峁遗址还发掘出种植业的痕迹,因此考古专家们推测,当年这里并非现在所看到的景象,而有着较好的植被覆盖。这里也是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的交汇之地。
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汉朝尚书令虞诩在给汉顺帝上书的《议复三郡疏》载,这里“沃野千里,谷稼殷积……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
诸多考古发现的显示,历史上榆林地区曾是气候温暖湿润、生态环境优美的绿洲。
但康智钦说现在榆林治沙的成果只能说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想要恢复真正的绿洲还为时尚早。“说毛乌素‘消失’了其实并不准确,准确的说法是被人类所‘束缚’”。康智钦说,现在沙地被绿色植被覆盖,使得流动的沙丘被固定或半固定,遏制了沙化的进程,但离草原、森林这种生态还有很大的距离。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