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第一部反映大革命的影片,因分歧周恩来参与审片(6)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然而,高层领导中也有持完全相反表态的,如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华东局第一书记兼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他认为影片与历史不符,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没有必要。
当时在场的珠影领导向陪同看片的中南局宣传部部长王匡请示,王匡表示按陶书记的指示办理。随后王匡来厂传达陶铸指示,决定珠影厂直属中南局领导,并通知伊琳继续修改《大浪淘沙》,同时将样片即送北京请周恩来总理审看。当年4月16日,周恩来审看了样片,听取有关同志汇报陶铸对该片意见后,指示按陶铸意见修改。随后中央军委总参谋长罗瑞卿审看样片,也表示了同样意见,他说:“陶铸同志对当时的情况很熟悉,我当时只是普通一兵。”

《大浪淘沙》:第一部反映大革命的影片,因分歧周恩来参与审片


◆剧照
鉴于各方面领导意见不一,朱道南、于炳坤、伊琳就剧本修改问题专门给陶铸写了一封信,陶铸接信后于6月17日再次亲临珠影,与他们讨论并解答有关问题,具体研究确定影片的修改路子。他说:“你们搞好一些,搞好了,我再看看,不要马上印拷贝。周总理说按我的意见改,这意思就是要我负责,那我就负责吧!”
1966年1月18日,陶铸邀请正在广州的国务院分管文化副总理陈毅、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主任张际春、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农垦部长王震等来厂,共同审看了修改后的影片。张际春说:“片子可以!可以!”陈毅举起双手说:“我投赞成票,赞成上映!”随后,陶铸又和陈毅一同商议,提出几处小的修改意见,并说明供导演参考。
同年4月,影片终于摄制完成,易名为《革命洪流》送京审查,岂料即被已控制文艺领域的康生压住,指责“影片里写的都是小资产阶级分子,小资产阶级根本不懂什么叫革命,作者根本不知道什么叫革命”,并说“这是一部坏影片,不能拿出去放,要拿出去,就要批判”,遂打入冷宫。
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先是珠影建厂以来所有艺术片无一例外被斥为“封资修大毒草”,该片亦未幸免,继而陶铸成了“中国最大的保皇派”被打倒,该片作为“陶铸一手扶植的特大毒草”遭受批判,除加上“疯狂反对毛泽东思想,为资本主义复辟准备舆论”罪名,还诬指“以陶铸为模特儿进行创作,替陶铸树碑立传”,所谓“证据”就是剧中人“金公寿”名字暗喻“陶铸”,理由是“金”、“寿”两字合为“铸”,再与“公”字相连便是“铸公”,即为陶铸也,实乃牵强附会、生拉硬扯。最初这一人物之名沿用回忆录“公今寿”,剧中军校女同学称作“老公、老公”,其饰演者于洋感到很不顺耳,而且容易产生误解,因“老公”在南方是女方对丈夫爱称,作为剧中女性人物叫起来极不合适,于是建议何不颠倒一下改叫“今公寿”,“老今”叫起来既响亮也顺当,后来夏衍指出百家姓中没有“今”,遂又将“今”改为“金”,因而成为“金公寿”。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