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电影标签:功夫(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李小龙的大红大紫让功夫电影进入了黄金时代,好莱坞也邀请李小龙共同参与电影的拍摄,就在李小龙如日中天之时,却在1973年7月,却因“脑水肿”(目前仍是未解之谜,脑水肿一说更为普及)突然逝世,这对功夫电影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李小龙的演艺生涯虽然短暂,但却为中国功夫电影带来了更加实质性的改变。功夫代表着我们的民族气节,是我们对抗外敌,保卫国家尊严的力量。功夫电影也有了更加丰富的主题和受众人群。
在李小龙去世之后,“李小龙继承人”的称号也落到了两位小将的身上——24的成龙和18岁的李连杰。成龙凭借1978年的《蛇形刁手》《醉拳》,成功将喜剧的风格融入功夫电影之中,这也是成龙独一无二的电影风格,“跑酷发明人”,“功夫界的卓别林”也都表明外界对成龙“功夫喜剧”的认可。相比之下,李连杰则可谓是“出道即巅峰”。在国家政府号召下拍摄的功夫电影《少林寺》一经播出便轰动全国。《少林寺》中全员拥有的武功底子,使得《少林寺》中的武打情节上升到了另一高度。流畅的动作设计,丰满的人物塑造,以及那一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都让人们记忆犹新。就功夫表现力来讲,现在的功夫电影很少能达到这一高度,影片中的人物对白十分稀少,甚至是武打场面比对话场景还要多,简而言之就是一场真实武术的殿堂。
《少林寺》凭借1毛到3毛不等的票价,成功在全国收获了1.6亿元的票房,无论放到什么年代来判断,这都是不可思议的数据体现。举国上下也展开了“少林热”的活动。李连杰又相继拍摄《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少林题材的电影。引得青少年们相继“出家”,学习少林真功夫。全国各路导演竞相拍摄“少林”题材的电影,将少林功夫在国内大面积的传递开来。
两位“李小龙”继承人的表现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中国的电影标签:功夫


90年代,在香港武侠电影中作为龙头一般存在的徐克导演,与李连杰共同拍摄《黄飞鸿》系列。也是90年代最出名的功夫电影,每当“男儿当自强”的BGM响起,人们总能联想到李连杰宗师一样的身影。《黄飞鸿》系列的格局庞大,在评价最高的《黄飞鸿二男儿当自强》中,徐克塑造的世界是洋人屡屡侵犯之后的中国。外来敌寇,昏庸政府,民间邪教,黄飞鸿在这三者之间的碰撞,民族情感的交汇和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和政治冲突,徐克将功夫的探讨上升到了另一新的高度。在《黄飞鸿壮志凌云》之中,最让人心酸的角色莫过于习得金钟罩,铁布衫的严振东师傅。一生习武却穷困潦倒,最终沦为草寇,在最后对决中败给黄飞鸿后,被洋人乱枪射中,临死前留下了一句是我认为《黄飞鸿》系列中最为残酷的一席话,“就算我们的武功再高强,也还是敌不过敌人的洋枪。”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