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里的流金岁月——探密苏州市园林档案馆(5)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我们再见到罗馆长已经是午后,阳光把馆里的小院照得更加精致,罗馆长开门见山首先从中国书法美学展开话题:“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古诗文名篇千锤百炼,具有久传远播的强大生命力。我馆收藏的众多书条石拓片,见证了这一切。”罗馆长介绍,凡能够留在书条石上的书法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书法艺术中的虚实、奇正、枯润、刚柔、疏密等手法,就是来源于老庄的哲学思想,是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是也。而书法艺术张扬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也正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这种“书以载道”大大增强了书艺精神力量和艺术力量。历代优秀文学名篇中的意境、文采、词章等也是提高书法家审美情趣和提升书法作品品位的源泉。无论是晋人的韵,唐人的法,宋人的意,还是元明的态,清人的质,都源于传统文化的涵养。这些年和这一类古人留下的痕迹接触多了,因此就想到把这些文化传播出去,目前我们馆主要收藏了包括苏州园林、风景区的书条石、碑刻、摩崖石刻拓片,其中就有著名的留园“二王法帖”、沧浪亭的“五百名贤祠像”、狮子林的“听雨楼藏帖”、虎丘山“康熙御制诗”等大量书条石、碑刻拓片。
读这些拓片,你能感觉到在轻灵舒缓的艺术氛围,往往隐含着书法家心灵颤抖的律动,对人性复归于自然的呼唤。比如说有些小楷,点画之精到,结字之醇美,个性之独特,气息之洒落,轶凡超群,独领风骚。那转折的方圆多变,撇捺的平曲多姿,显露了过人的才华与深厚的功底。那横画的左伸右缩,以及撇短捺长的强烈对比,起到了用笔富特色、结字生奇崛、行间有参差的三重作用。尤其生动的是点,那独点的富于变化,两点、三点、四点的巧妙组合,简直是妙趣横生、妙不可言。我们带着镜框、立轴、拓本、残碑、拓碑工具等走出去。比如2019年2月14日—2019年2月24日,我们带了82件作品,以“天堂苏州百园之城”苏州园林书条石拓片展,在广州越秀公园首展,一下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又比如2019年7月19日—2019年9月2日,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以“姑苏墨韵”为主题,虽然我们只带了36件展品,其中精选了留园二王法帖中一些与成都相关的名帖,如王羲之的《成都城池帖》、《清晏帖》、《山川诸奇帖》、《讲堂帖》、《谯周帖》等,其中《成都城池帖》是和成都联系最明显的一帖。
这些是王羲之《十七帖》中的尺牍,为王羲之写给其好友益州刺史周抚。从内容看,王羲之在关心询问成都的城池、人物、教育(讲堂)、山川等诸多奇闻逸事,从中可以深刻感知其对成都向往之情。这是王羲之草书代表作,被历代人奉为书法史上草书经典。除了上面提到的,我们还同时展出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名作《研山铭》、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狂草《梅花诗》、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无根竹图》等名作佳品。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