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剧中,大学生作为“下乡”中的主体人物,具有哪些特点?(18)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作品是《我要去远方》和《蓝学校》。在《我要去远方》中,大三学生杨凯来到山里面的地震检测台实习,这个实习是关乎毕业的大事,但他因为受不了这里艰苦的条件以及远在城里的女朋友要跟他分手,每天想方设法要逃走,从没认真工作过。
《蓝学校》里的张盟也是如此,他去草原支教的原因非常离谱,他在学校跟人打架被记过,想利用支教“将功补过”好顺利毕业。他第一天到草原的时候,从包里拿出他的吉他、玩具枪、明星海报、游戏机、跳舞毯等东西,这些东西有着典型的“90后”标签。

在影视剧中,大学生作为“下乡”中的主体人物,具有哪些特点?


后来,张盟也是因为女朋友要跟自己分手,就吵着闹着要回城,完全不顾自己是否能毕业。《新来的李老师》里,大学生李青去支教后,乡村教师姚老师说:“听说你们城里的老师都有自己的教案,可不可以让我们看看学习一下?”李青哑口无言、十分尴尬,因为她并没有什么教案。
后来她发明了“快乐教学法”,想让学生从玩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于是经常带着孩子们去户外上课。与其说是上课,不如说是一个大孩子领着一帮小孩子玩耍,孩子们在户外心都野了,无法安心在教室学习,但李青还为自己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而洋洋得意。

在影视剧中,大学生作为“下乡”中的主体人物,具有哪些特点?


这部作品其实反映出当今大学生下乡支教所存在的问题,无论是支援西部也好,还是支教保研也好,有些非师范专业出身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缺乏教学经验的问题,他们在农村呆一两年就走了,在教学上比较随心所欲,无法设身处地为农村孩子的学业和前途着想。

在影视剧中,大学生作为“下乡”中的主体人物,具有哪些特点?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