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脸笑”“哈哈笑”:网民对笑的表达是如何发展的(5)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普通语言学教程》作者: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译者: 高名凯版本: 商务印书馆 1980年11月(后有重版)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里对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做出过区分,早已为大家耳熟能详。对网络上的笑,我们亦可借助这对概念来一探究竟。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索绪尔所谈论的能指和所指,仅仅是针对语言符号,不是文字,也不是柏拉图“理念”之类名实的划分。所指,指的是某个事物的概念,不是这个事物的物质本身;而能指,指的是这个概念在语言上的表达,也就是发音。
语言就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就是一个发音在人们心理上激起的对某个概念的反应。
网络符号不具有音响特征,但能指和所指的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网络符号还是很有帮助的。索绪尔指出,语言符号的第一原则就是任意性。而网络符号的快速迭代,也是在社会变迁、网民心理变化的作用下,按照任意性原则发生的。
笑的符号正是如此,仍然以:-)为例,这个颜文字就是能指,当我们看到这个符号,在心理上引发了一种温馨、愉悦的心理体验时,那么:-) 的所指就是“微笑”这个概念。
但事实上,:-)在今天是否还能引起我们特别是中国网民的这个体验吗?同理,与:-) 相一致的拟声词“呵呵”、绘文字等能指,在今天的所指又是什么呢?
“呵呵”表情包,图片来自微信表情包搜索结果。
就拿“呵呵”来说吧。在网络的古典时代,“呵呵”所引发的心理体验,是一个淡淡的微笑、一种温婉的爱意、一汪宁静的注视、一次温情的沉默……等等。
当对话难以为继时,一句“呵呵”就能让交流持续下去;当沟通遭遇尴尬时,一句“呵呵”就能化解彼此的紧张。在人们的网络沟通中,它是如此的温文尔雅、清新怡人、岁月静好、现实安稳。
正如索绪尔所说,这种能指和所指的勾连是任意的。
随着“呵呵”的持续滥用,大量网友利用其含混的温情来敷衍网络另一头的人,对方通过上下交流的语境逐渐感受到了这种敷衍。特别是“呵呵”还是一个拟声词,大家不妨通过发音来真正体味这两个音节的味道,至少“抿嘴微笑”是不可能发出“呵呵”来的。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呵呵”作为一个能指,在人们心理上引发的就不再是微笑了。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