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纳笔下的现代世界:在光影中留下的罪恶记忆和爱国情怀(3)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特纳《议会大厦的火灾(The Burning of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1834年对于策展人而言,用“未能借到杰作”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并不是标准的做法。在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的这场特纳特展的漩涡中,此亮点是特纳创作于1840年的画作《奴隶船:奴隶贩子把死者和垂死之人丢入海洋——台风袭来了(Slave Ship)》的复制品。显然,这幅作品十分脆弱,无法从馆藏的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进行一场跨越大西洋的旅程。这件作品也是关于英国奴隶贸易的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因此,与其为为能借到原作感到惋惜,不如在画作前停留下来,为画作中所描绘的内容进行哀悼。即使它只是一个概念,但这幅画无疑是展览“特纳笔下的现代世界”的核心,旁边摘录了大卫·戴比丁(David Dabydeen)的诗《特纳》。
因为此次展览向观众展示了特纳是一位热情洋溢的,生活于现代的画家,显示了他对革命时代的解放和反对压迫的热情。

特纳笔下的现代世界:在光影中留下的罪恶记忆和爱国情怀


特纳,《奴隶船(Slave Ship)》1775年,特纳生于伦敦。在贵族和君主统治下的世界中,伦敦是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一匹马。特纳就是生活在这,能看到火车、轮船、摄影的兴起、政治改革和奴隶贸易的废除。1781年,特纳六岁时,利物浦奴隶船桑格号(Zong)的船长下令将133个从牙买加带来的黑奴,大多为老人妇幼、体弱多病者抛入海里。用特纳的标题所呼应的当代话来说,“死去的,垂死的奴隶将是奴隶主的致命损失”。在那60年后,特纳创作了一幅画作,再现了这种罪行。这幅画直击灵魂,描绘了腥红色的天空和充斥着人肉的海洋。
(注:利物浦在北大西洋奴隶贸易中占主导地位,五分之一的非洲俘虏越过海洋被利物浦奴隶船所载。这座城市有能力按照奴隶商人的确切规格和要求建造定制船。)
到那时,英国的奴隶贸易已经被人们遗忘了,但特纳却没有。这幅画的收藏家,评论家拉斯金(Ruskin)看着这幅所谓“罪恶之船”而感到非常沮丧,以至于尽管他承认这是特纳的最高成就,但还是将其卖给了国外。 这幅作品说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英国人看到它会觉得很难受。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