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劣绅”是怎么来的?又因何而消失?(3)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还有一个原因。还记得我们刚才说,中国古代社会的农民有两条对付经济波动的方法。家庭手工业是其中一个。那另一个呢?其实就是士绅和农民之间的熟人关系。
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你家是地主,是士绅,我租种你家的土地,正常年景我当然要交租。但是,如果遇到年景不好,我们家都要饿肚子,要活不下去了,乡里乡亲的,那个租子你还真的收的下去?要是因为催租子催得太紧,把人给逼死了,你也会落下一个“为富不仁"的恶名,这在熟人社会里,是很不划算的名誉损失。所以,遇上灾年的时候,绅士很可能就会主动免去一部分租子,甚至送给佃户一点粮食,帮助他们度过灾年。
要是熟人社会,这种民间的调节机制会大量存在。天天见面的人,受舆论环境的约束,还要做个案决策,人再心狠也狠不到哪里去。
但是近代社会伴随着城市化,问题来了。城市里的生活质量开始大幅度超越乡村,大量的士绅开始搬到了城里居住。他们在城里买房、生活,把孩子送进洋学堂,接受新式教育。那他们在乡下的田产怎么办呢?那还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啊。当然就是委托人去代管。
这些受委托去找农民佃户收租的人,你管它叫二地主也好,叫职业经理人也好,反正他不是士绅本人。这就带来两个问题。第一,这批人也要收入啊。他们这部分收入也只能出在田租里面啊,所以客观上就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这些二地主、职业经理人,他们很少考虑乡里乡亲的情感因素,更不会考虑士绅本人的名誉问题。
说白了,作为中间商赚差价,他们要的是利益最大化,至于损失了士绅的名誉、恶化了士绅和佃户的关系,甚至有的关系恶化,就是他们拿鸡毛当令箭的结果。原来乡里乡亲的关系,变成了一个执行契约的冷冰冰的组织关系,那当然就失去了很多处理问题的弹性和人情。于是士绅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就彻底恶化“土豪劣绅"的现象就这么被塑造出了。
一个带有强烈情感色彩、道德色彩的社会现象要想真正被理解,我们就得一直往下挖,一直挖到那个没有情感色彩、没有道德色彩的最底层的社会变迁,我们才有可能看到它的真相。
中国搞的好久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就是要把破坏打乱的中国乡村基层社会关系制度的一次重建,是对古代乡绅制度的一种继承和创新。对此你怎么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