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系列(第24期)——汉朝(下):击鼓说唱俑等文物(10)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块观伎画像砖1954年 四川 成都 杨子山出土,砖面每边长40cm,描述了汉代宴宾陈伎的习俗,一男一女席地而坐,在鼓、排箫的伴奏声中,欣赏伎人跳丸、跳瓶、巾舞的表演。

国家博物馆系列(第24期)——汉朝(下):击鼓说唱俑等文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块酿酒画像砖高28.4厘米、宽38.3厘米,1954年 四川 省彭县出土。 此画像砖反映了酒肆酿酒和销售的情景。画面正中是一妇人正在大釜旁操作,其右一人似在协助。灶前有酒炉一座,内有三坛,坛上有螺旋圆圈,连一直管通至炉上。左侧残缺,根据 四川 新都 所出同一内容的画像砖可知,左侧上部是一推独轮车者,车上置酒,其下一人正挑着酒朝店外走去。 汉代的酒多为粮食酒,酿酒时必须先使粮食的主要成分淀粉分解为简单的糖以后,然后再经过酵母的作用,使糖转化为酒精,而饼曲的使用可使上述糖化和酒化两个过程交替进行。东汉时期,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九酝”的新酿造法,促成酒的醇厚和度数的提高。大思想家王充在其《论衡》中云:“美酒为毒,酒难多饮。”“过于三觞,醉酗生乱。”就是当时酒度数提高的佐证。这一时期还出现糟床这种先进的滤酒器具,使酒糟和泛滓得以清滤,成酒更为纯净。
酿酒业是两汉时期规模较大的一项手工业。当时的酒肆作坊,在都市和乡镇分布极广。这块画像砖上有酿酒使用的瓮形酒具,有一大瓮待以出售的成酒,还有售酒者、买酒者、运酒者,再现了当时小酒肆作坊生产与销售的情景,也反映了汉代饮酒风气之盛和 四川 酿酒业的发达。

国家博物馆系列(第24期)——汉朝(下):击鼓说唱俑等文物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