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在多层寓意中,体会人性刻画与世界观建构的复杂性(4)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有趣的是,Freder虽担起人饥己溺、体恤苍生的形象,却和代表圣母的Maria有着情感瓜葛,不妨视为创作者在诠释教义时的小叛逆。
有了原典跨时代的重量珠玉在前,这部改编自手冢治虫1949年漫画,由林重行执导、大友克洋编剧的动画电影《手冢治虫之大都会》,又会延续哪些元素,并做出何种突破呢?
01世界观与剧情支线的复杂化
虽然本作片长仅有108分钟,比1927年《大都会》少了45分钟,但为迎合习惯快节奏的21世纪观众,在原典的情节骨干下仍延伸出更多细节与支线:
首先:都市不仅有地上/地下之别,地下城又分为一区(工人劳动区)、二区(发电厂)和三区(污水处理厂)。
而这个世界中的机器人也可随性能大致分为低/中/高三阶,不同阶级的机器人配有不同标志,能往返特定的地下区域:
低阶机器人负责单项事务的操作,运作系统单纯,无法顺畅对话(如:灭火机器人、清洁拾荒机器人,以及剧中和健一一伙有互动的菲菲);
中阶机器人则能流畅地行动,且更像人形,但有身为「机器」的清楚意识,无法进行决策(如协助侦探伴作俊调查的Pero);
高阶机器人则长出自我意识,和人类的界线逐渐模糊,如罗顿博士费心打造的“蒂玛”。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