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运梦的实现,离不开这几位体育先驱的贡献(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1945年抗战胜利,张伯苓开始筹划中国第一次申奥运动,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而搁浅,他在生前未能看到“奥运梦”的终极实现。2008年夏天,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这足以告慰在天国的张伯苓。

中国奥运梦的实现,离不开这几位体育先驱的贡献


#02:
中国奥林匹克之父王正廷
王正廷是一位圣公会牧师的儿子,从小就接受教会学校的教育,具备在近代时期少有的放眼世界的眼光。1905年时,王正廷东渡日本求学,结识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
辛亥革命后,王正廷从事民国的外交事务,极力为维护中国主权而斗争。在弱国无外交的历史背景下,他以过人的智慧与胆识,周旋于列强间,为祖国争取了不少合法权利。比如在巴黎和会上坚决不妥协;二十年代末收回威海、镇江、厦门等租界。
王正廷除了外交工作,还积极投身于中国体育建设中。他强调“体育救国”,在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1935年创办的《体育季刊》“发刊词”中说:“当视体育为强健身心之常经,当视体育为振兴民族之正轨。因为兴邦与救国绝非一人所能负其责,而世界之物质文明,导致人类身体有逐渐衰落之趋势,长此以往,民族之前途何堪设想,为提倡体育,举行运动会为最佳良方。”
他借助自己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的身份,大力推广各项体育事业,并在1922年被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成为中国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并当选为终身委员。1932年,他与张伯苓一起推动了刘长春参加奥运会,翻开中国奥运的第一页。
1936年,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王正廷多方呼吁,筹集资金,并率队参加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全团共141位成员,他们从上海坐船远涉重洋到达意大利,再转火车,于7月22日抵达柏林。许多运动员在船上没能得到很好锻炼,加上一些人晕船导致身体不适,且到柏林后只休息数天就上场比赛,因而田径、游泳、篮球、足球、举重、拳击、自行车等项目的选手在预赛时即遭淘汰。不过,武术表演却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1948年时,王正廷再次率队出征伦敦奥运会。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体育代表团都未能取得佳绩。但王正廷之举向世人证明了奥运会不能没有中国,只要中国人坚持在奥运赛场上,一定能有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一天。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