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阳什姐,金牌迟到十年|百家故事(6)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挫折的起点
「微博里面写的每一个字都是我自己写的。」她的声音从遥远的意大利传来。因为疫情,也因为后续赛事无法确定,她回国的时间将会在7月甚至9月,与《人物》只能通过电话进行交流。她说她没有经纪团队,「不太喜欢,而且我好像也没到那个段位吧」。她轻轻地笑。10年前,她不是那种霸气外露的运动员,今天也不是。
认识她多年的田兵说,她总有一种特别温善的邻家女孩的感觉。他有次在朋友圈表达负面情绪,用了网络流行语「尼玛」。切阳什姐留言:「老师,在我们藏语里面,尼玛是太阳的意思哦。」
「好像」「可能」这类表达委婉的词频繁出现在她的话里。谈到伦敦奥运会那枚属于她的金牌若是当天即颁发或者更早些到来,人生轨迹是否会不同,她表示也许会更自信,「放弃的念头可能会少一点吧,退役的念头可能会少一点吧」。
我们谈到2016年那次突然变卦的采访。问到是不是赛后情绪发生变化因而抗拒面对媒体,她迅速否认了。「我为什么要害怕面对媒体?」她连续反问道,「我真的觉得我本来就成绩不好,我为什么还要接受采访?本来她们两个的成绩就好,不就应该多宣传她们吗?」
对于那个赛果,会有痛苦吗?电话那端陷入一段沉默。「也没有多痛苦吧,就自己消化就可以了。」她不带感情地说。「也没有必要把这个痛苦分享给别人,影响别人,或者放到别人身上。因为这就是我自己造成的一个过程,所以那个痛苦要自己去承担。找到自己的不足就好了,没必要非得要去跟所有人解释。」
但那一刻的痛苦,真的如她现在语调里这般平淡吗?
她是带着极大期待去里约的。备赛时,无论是在训练还是生活中,她都给了自己许多暗示:起码要拿到奖牌,一定要拿到奖牌。至于夺冠,「肯定会有想过」,她承认。
对于第五名的成绩,她的真实情绪在赛后采访留下了一些线索。时年25岁的她,毫无预兆地表达了退役的想法, 「感觉太累了,真的是不行了,没必要了。」她对《人物》解释说。对于刘虹的金牌,她应该是没有热切地凑上去摸一摸,她没有这样的记忆。
好胜心是她的隐藏属性,以一种并不外放的形式存在着,很难直接出现在她的言语里。又因为她的谦和、低调,更难让人察觉。她的启蒙教练周晓云说,从接触体育开始,「她身上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争强好胜的个性很鲜明」。青海省队队医肖玉君说,按摩时他的手法较重,一些男队员都会忍不住喊叫,甚至偷抹眼泪,但切阳什姐「从来没有吭一声,咬着牙在那儿坚持」。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