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缝隙里的「业余人类观察家」|百家故事(17)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有个小女孩在纸条上写,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钱包那么小,哪也去不了,怎么办?另一个孩子则在纸条上写着,你们废话这么多,为什么要来我们这里,为什么说自己的生活那么多?还有很多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为什么老师喜欢好学生,不喜欢学习不好的学生?为什么要成功?抑郁症怎么办?为什么梦想如此遥远,还要去追呢?
当时,我们这些成年人慌作一团,在教室外的走廊窃窃私语,最后,我们在这一堆纸条里,选了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回去回答他们,比如英语要怎么学,数学要怎么学。
我都没有再进去,只能站在教室外的阳台,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平静下来。来支教前,我根本不了解他们,对他们的判断充满了预设。现实的山村生活远比我们这些人想象的复杂得多,孩子们的生活里既有扶贫后簇新的校舍,也有没有改变的留守的状态。他们被一遍又一遍地教导要成功要读书要出去,但那么遥远的梦想,他们如何去追呢?在这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变成了一句陈词滥调,孩子们的内心里其实郁结着更多无解的问题。
我觉得汗颜。这些很像大人才会问出,甚至我们这些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人都没想清楚的问题,却被他们这样直接地点出来了——这多少让我们这些来说教的前辈形象有些立不住脚,打破了我们自以为是的智识上的优越感。
我一张一张地拍下这些便利贴,还征求了同行人的同意,将它们都带回了家。我把这些便利贴发上了微博,有很多人都看到了它们,我记得一位网友在转发的时候说,这让他想起了自己近十年的留守儿童经历,他说,我们面对的是家庭教育和父母经验的真空,如果留在原地,你明白这会是怎样的一种世代循环,而读书/成功/奋斗,只是留守的神话,遥远缥缈的现代诺言。
我也希望用这些小贴纸时刻提醒自己——在不了解一个人、一件事,或一群人时,我们永远不要轻易地故作了解,甚至用说教者的姿态。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