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这位云南著名作家走了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课文(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彭荆风手稿
孙女彭楹文说:“祖父虽然走了,但他有那么多作品留在了这个世界上,启迪着后人,我想这也是一件幸事。”
据悉,彭荆风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将于7月26日上午10时,在昆明西郊殡仪馆“深情厅”举行。广大亲友和读者,可自行前往送别。
云南大地最坚定和深情的歌者
▲▲▲
□云南日报记者 王宁
60多年前,22岁刚出头的彭荆风主动要求到边远地区深入生活,为了适应长途远行,他把被子里的棉花掏空,装上书、笔记本和稿纸,背着这个特殊的行军背包在滇南大山里走了23天,来到了澜沧大黑山拉祜寨子里。刚去的时候没地方睡觉,他在老乡家的鸡笼上搭块木板当床,被鸡虱子叮得全身都是红点。就这样,他在澜沧、西盟一呆就是3年。1954年,25岁的彭荆风以短篇小说《当芦笙吹响的时候》引起中国文坛的关注,1956年,他与人合作将其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芦笙恋歌》,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同年,长影厂还拍摄了他创作的另一部作品《边寨烽火》。在上世纪50年代云南文学的辉煌中,军旅作家彭荆风的名字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他是第一个用小说和电影的形式表现了云南拉祜族、哈尼族、景颇族、佤族等少数民族风情的文学开拓者和发现者,也是军旅作家中在云南工作,战斗时间最长的一个,是西南边地军旅文学的开拓者之一;
这位原籍江西萍乡,解放大西南时随军步行3000多公里来到云南的军人,在此后60多年的生命历程中,以浪漫、温情、素朴、真实的独特笔触成为云南大地最坚定和深情的歌者。

昨天,这位云南著名作家走了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课文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后,彭荆风无奈远离文坛22年。但哪怕是“文革”中长达七年的牢狱之苦,也无法摧折他对文学创作的激情和对人生的思索,写出了长篇小说《断肠草》。重返文坛后的彭荆风,在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倾心于对人性高度的思考与探究,他坚守内心的笃定,将人情的温热高燃,发掘人性的高度和深度,这一时期的《驿路梨花》、《鹿衔草》、《今夜月色好》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为他迎来了创作生涯的第二个高峰。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