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珠江文化历史:潮州帮与客家帮(3)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通常在暹罗修造,载重约二百九十至三百吨,由广东省东部的潮州人驾驶。这些帆船大部分归曼谷的华侨或暹罗的贵族所有。前者派遣自己的亲戚,常常是女婿,到船上做货物管理员;后者所派定的货物管理员,由其戚属们担保。”潮州帮商人有强烈的乡土观念,无论驾船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任用潮州人,显然为适应海洋艰苦生活环境和在异地发展,要求潮州人具备坚强的内聚力,这在广东商帮中是很突出的文化素质。客家帮商人是指明潮州府和清嘉应直隶州属下的大埔、程乡(梅县)、平远、镇平(蕉岭)、长乐(五华)、兴宁等县的商人群体,其中又以大埔、程乡的商人居多。因这些地区操客家方言,故称之为客家帮商人。

中国珠江文化历史:潮州帮与客家帮


与其他商帮人数据黄启臣《明清广东商人》以统计一样,客家帮商人数量也一样如此理,明清部分有姓名、籍贯,经商地点的客家帮有8家,人数当比广州帮、潮州帮少,而且形成时间较晚,主要是入清以后形成的。但客家帮一经形成就很活客家商状况。兴宁客家商则“多贵于豫章,……足迹几遍天下”。这是大端跃,“经商于吴、于越、于荆、于闽、易于川、广、湖湘间”。但客家商也像客家人一样,飘洋过海,从事商贸活动,范围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檀香山新加坡以及香港等。光绪《嘉应州志·礼俗》说:“自海禁大开,民之趋南洋者如鹜。”清末,仅梅县松口一堡在“南洋各埠谋生者不下数万人”。如梅县“李步南,字九。

中国珠江文化历史:潮州帮与客家帮


自海禁大开,中外通商,步南即往南洋,致巨富”后来他还在当地做了许多公益事业,为乡人称赞。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从这个意义上说,客家人虽是山居族群,但也具海洋文化品格。广东地缘商人集团在外地经商,必须依靠会馆,以便联络乡情,互通信息团结互助,保护同乡利益,为同乡谋福祉等。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西、四川以及国内其他省区,广东会馆星罗棋布,对广东商业贸易作用匪浅。而在海外,广东会馆也不在少数。据统计,清代广东会馆以亚洲数量最多,但美洲广东会馆后来居上,在19世纪进入建馆高潮,在澳洲、欧洲及非洲广东会馆兴起于19世纪中叶以后,数量也较少,这都与这些地区开发先后、开发程度,以及华侨迁移等紧密相关。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