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全面整改”大公国际深陷违规旋涡(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一位信用债市场资深研究人士向记者指出,“其他大机构也接受过处罚,但普遍是尽调不充分的问题,他们的评级标准、评级方法相对比较可靠。但有的公司的评级模型、评级标准可能还不够完善,毕竟评级标准是一种很科学的分析工具,需要很多数据作为支撑。”
信用评价得分未达“优秀”
近年来,大公国际的信用评级业务饱受争议,公司在行业内的口碑“下滑”。
重要的转折点发生在2018年。回溯来看,这一年,国内债券市场发生大规模违约事件,监管开始大力整顿信用评级行业;大公国际则被查出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存在多项违规行为。2018年8月17日,交易商协会、北京证监局先后发布监管公告,暂停大公国际债务融资工具市场相关业务、证券评级业务各1年。
至于被罚缘由,涉及多个业务环节。例如,北京证监局联合中国证券业协会对大公国际现场检查发现,大公国际与关联公司公章混用,内部控制机制运行不良,内部管理混乱;在为多家发行人开展评级服务的同时为发行人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有违独立原则等等。
上述资深人士直言, 信用评级机构赚钱并不容易,如果背后缺乏“金主”,其实很难存活下去。而且,没有实力的评级机构很难吸引人才,而在职人员由于收入低也可能违背职业操守,这就很容易令机构陷入“评级体系不健全—业务操作不规范”的循环。
2019年11月,经央行和证监会同意,大公国际此前被暂停的业务得以恢复;2020年,该公司新增业务数量明显上升。按照大公国际发布的2020年度信用评级业务开展和合规运行情况报告(2021年4月):2020年,大公国际共承揽委托评级债项合计836只,涉及发行人703家,各种类债券承揽数量均有大幅增长(较2019年)。
这份报告也披露了大公国际2020年合规检查及整改情况,其中,针对上文提及的北京证监局2020年12月15日出具的警示函,大公国际“召开专项会议,组织管理层对照监管指出的问题,逐项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刻反思,制定整改方案。此外,公司开展全员反思教育活动,要求全员提高合规意识、坚持规范作业……未来大公国际将在监管机构的监督和指导下,严格遵守行业规范和业务规则,坚守职业道德,持续进行评级技术优化与提升,加强对评级全流程质量的控制,提升市场公信力,维护和推荐评级行业健康发展。”
不过,正如上文所言,今年7月,大公国际又被查出了与去年情形类似的违规事项。如若该公司已如其自身所言进行了深刻反思、加强了对评级全流程质量的控制,为何又会犯下同样的错误?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疏漏?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