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听不懂的“脱口秀”,年轻人真的有共鸣吗?(6)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脱口秀艺人似乎在走入一种怪圈,因为话题性出圈,最终也难逃话题的审判。
从后续的女性话题,饭圈话题,刻板影响话题来看,笑果文化不仅仅是在制作笑点,更多作为制作情绪的平台。
但是当情绪标签和脱口秀艺人贴的越紧时,脱口秀艺人的创作生命力也会被拘束,观众,表演者和公司,似乎从长期来看利益最大者仍然只有公司。
只是不知道看到这些反面评价时,笑果文化的管理者是否承认这就是商业成功的局限,如果有一天脱口秀演员身上的人设标签被观众看腻了,即使他们打破自我走出瓶颈期的时候又会走向何方。
比如初代的王建国和池子明显选择了不同的结果,但其实他们都抗拒过度商业化,王建国接活动很谨慎即使炒CP成功后也少用Cp话题赚钱。
转过头池子,明显已经被整个娱乐行业脱离,但池子还应该庆幸因为他起码在职期间并不是一位争议性的演员,比一些靠话题性出圈的选手可能要妥当很多,明明已经在风口浪尖但为了节目的热度依然得奉献自己。

中年人听不懂的“脱口秀”,年轻人真的有共鸣吗?


在整个脱口秀行业加速工业化的过程中,个体的发展无疑只能是牺牲品,个体的竞争筹码只能靠自己来争取。
也许是害怕新人折损速度超过造血速度,笑果文化管理者曾在采访中多次透露对内部员工的信赖和方法论,这位管理者反复提到了“自驱力”,“脱口秀这个行业更多靠的是一种自我激活和自驱力”。
然而,在一个更多靠自驱力发展的公司,缺乏自我激发或是给自己过度施压,都可能带来不好的结果。
极端消极和极端自信都可以给创作者带来灵感,同时也会带来消耗。
其中最好的警钟就是卡姆,双向情感障碍、工作压力大痛苦不堪,这些都成为他最终走向堕落的原因。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因为脱口秀一大特色便是“冒犯”。
“冒犯”得以存在的基础就是演出者和观众之间产生的一种强有力的互动感,所以当杨笠输出“男人普却信”的犀利观点,因为争议给她带来巨大的流量。
但是这种流量也会反噬脱口秀产业和表演者本人,所以杨笠因为被过度曝光而获得英特尔电脑的代言,但是后续网友的抵制使得品牌不得不牺牲代言人,迅速撤掉广告,这对品牌、杨笠本人、笑果文化是三失的结果。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