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告白》——一部不那么张律的通俗电影(2)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作品中的多国语言交织是导演上世纪60年代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聚居区记忆的延续,相比于前作中不同族裔的人竟能互相听懂,《漫长的告白》让语言回归到有隔阂、有距离的状态,不再有浪漫想象,凸显出一种关于现实的无奈。
《漫长的告白》原名《柳川》,是张律电影用地名命名的习惯,似乎是出于市场的考量,后来才做了修改。其实,影片中,片名出现前的最后一句台词刚好说到“柳川”,片名旋即出现在银幕上:漫长的告白。对改名有所了解的观众都会知道,原本这里应该出现的是“柳川”二字。而这种错置恰好呼应了张律电影中常见的尴尬,并非主流电影,却安一个大众化的名字。
改名风波中断了某种连续性,与片名一同变得“接地气”的,还有影片诸多方面的由虚到实。
张律的电影少不了人物的漫谈。不论小酒馆、茶室、街头,抑或是机场的游客中心,对白中的机锋总有哲理或留白的趣味,留下解读的空间。本片中大段冗长的谈话,抛却了珍贵的沉默,内容直白而世俗,或不断回忆过去,或评论女主柳川,只闻聒噪,不见轻盈。
偶然性是张律作品中趣味性的存在。《庆州》中三位主角在王陵游荡时被巡警查问、《福冈》里朴素丹与中国女人无障碍交流《金瓶梅》和村上春树。《漫长的告白》从偶然的介入变成一种突然:三位主人公突然泡温泉,问对方“你幸福吗?”日本少女突然失踪,柳川突然起舞……当气氛还没烘托到位时,总觉得差一口气,难免落入有形无神的境地。
张律的早期作品多关注中韩朝的边缘群体,将目光投向城市后,依然涉及政治隐喻与文化身份。《漫长的告白》取消了前作中东亚历史背景中的身份认同,剔除了以往作品中的超现实与窥视镜头,尽力讲述一个更有情节性和首尾呼应的故事,但有时完整未必是好事。本片开头提前告知了观众立冬的结局,而颇为刻意的结尾则少了开放与洒脱,让人不禁怀念《庆州》结尾中忽然奔跑的崔贤。
再次回归华语影坛,张律用柳川这个城市交出了一部在国产电影平均水平之上的作品,少了些任性,多了些工整,在其个人作品序列中的位置不见得靠前。
虽然是变奏版的张律,但国内院线依然需要这种多样性的存在。
(来源:北京青年报)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